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81
论老舍文学作品中的“京味”风格
[摘要]老舍先生对老北京民间文化采取了辩证的态度,他欣赏着其中达观、自然、醇厚的方面,同时也以此为切入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京味”风格,是对老北京文化的吸收与提炼,是经他一番选择性的扬弃之后的个人创作。然而,以“京味”概括老舍先生的文学风格并不全面。“京味”风格在老舍先生创作的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是有所改变的。从老舍先生的文学观表达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文学风格论已经大大超出了“京味”的范围。老舍先生在追求风格变化及如何超越固有风格等方面的文学主张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极高的理论成就。
[关键词] 京味 文学风格 定位
老舍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中最引入注目的就是“京味”风格。老舍先生对北京民间文化的认识十分深刻,既有欣赏的方面,又有批评和否定的方面。他的文学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北京方言真实的描写了生活在城市大杂院内的下层市民的风土习俗和人情世态,同时在作品中也看到了老舍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表明了老舍先生对“京味”文化采取的辨证态度。本文从作品和文学观念两个方面定位“京味”风格在老舍文学作品及其整个文学观中的地位
一、老舍先生文学作品分类及“京味”风格在不同作品中的地位
总体上看,老舍先生抗战前的作品中表现出了较多对“京味”文化的眷恋、欣赏;抗战爆发后开始更加关注现实,有意识地让自己的文学创作为抗战工作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在描写新北京风貌的一系列话剧剧本中,“京味”风格明显减淡,更有意识地尝试创作有普遍性的风格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