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329
论李贺诗歌的思想个性以及形成原因
[摘要]李贺的诗以幽深奇丽,出人意表为其突出特色。其题材虽称不上十分广泛,却可以从思想个性上分为几类。本文从诗歌的题材入手,通过分析其生活经历、内心感受,论述其诗歌思想创作个性成因。执着的追求与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高贵的出身与现实生活困顿的矛盾。生存欲望与死亡紧迫的矛盾。种种困惑与清醒理智的矛盾。总之,李贺的大部分诗歌,采用了不同的题材,从各个方面展示了诗人和同时代受压迫人们的悲惨命运,他们痛苦的内心世界及追求幸福的强烈愿望。其诗千百年来,在中国诗坛上,象一颗璀灿的明星,放射着迷人的异彩。
[关键词]李贺 诗歌 思想个性 创作成因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昌谷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皇室后裔的家庭。父李晋肃作过边疆上的小官,死得很早,家庭相当困窘。元和五年李贺到长安应试,不料因父名晋肃,人曰应避家讳,不得应举。韩愈为之作《讳辩》。韩愈的辩解虽然很有力,但并没有发生作用,李贺终于不得不放弃考试。元和六年得到一个奉礼郎的小官,三年后辞去。心情一直抑郁不平,二十七岁就去世了,存诗二百四十一首。
对李贺诗歌的思想个性进行探索,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李贺的精神气质和生活经历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构成思想个性的主要内容。一个诗人的创作总是跟他的精神气质和生活经历分不开的,诗人精神气质和生活经历又是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的相互联系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