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39
浅析子君人生悲剧的根源
【摘要】《伤逝》中子君向旧世界挑战的宣言,预示了新的中国女性的成长,然而子君的勇敢没有使她走向婚姻的成功,“在无爱的人间死灭了” ①。当然,子君的悲剧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本文结合作品,抛开涓生,就子君内在的性格弱点进行分析 。
[关键词]子君 个性解放 婚姻悲剧 生存权利 根源
《伤逝》中的女主人公子君是鲁迅笔下中唯一的知识女性。在旧中国,妇女的命运尤其悲惨,鲁迅作品中象祥林嫂、爱姑、单四嫂这样的劳动妇女,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她们的悲剧不可避免地上演,那么,作为知识女性的子君,她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子君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最终被旧制度所吞噬的女知识分子,她部分接受了受西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大胆地反抗旧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毅然冲出封建家庭,不顾一切反对和阻拦,为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勇敢地与自己所爱的人涓生走到一起,表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决心。她发出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②的呼声,是时代的强音,是向旧世界挑战的宣言,在这个久受压抑的女子的口号中,我们听到了一个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的强烈呼声,它犹如一声春雷,预示出新的“中国女性在成长”。
然而,子君的勇敢最终没有使她走向婚姻的成功。子君所具有的新思想与叛逆精神,是旧中国普通的劳动妇女们所不及的,但是子君悲剧的命运却同样地不能幸免。这个毅然冲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曾获得过短暂的幸福和精神的满足,最终还是没有逃脱严酷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