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300
试论《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
【摘要】 周朴园是《雷雨》中的罪魁祸首,他是以恶者的形象出现在《雷雨》的戏剧舞台上的。作品通过一系列典型的情节,多方面刻画了周朴园的性格。一方面形象地揭露了这个人所具有的剥削阶级的反动本性,另一个方面也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他灵魂深处的内疚、忏悔、孤独和空虚。暗示读者:周朴园不只是个吃人者,同时也是个被吃者;今天,他用“秩序”毁比他年轻的人,殊不知昨天他曾是“秩序”更早的牺牲品。至此,剧作家把人们憎恨的情绪由周朴园这一道德个体上升到了对整个滞涩的封建文化的批判。周朴园的失败预示了旧制度的崩溃和灭亡。
【关键词】 资产阶级 秩序 专制 自由
一、曹禺创作《雷雨》的思想倾向。
《雷雨》不仅是中国戏剧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在世界戏剧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原籍湖北潜江,1910年出生在天津的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他的青年时期,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深入,中国的封建势力急遽崩溃的社会环境里度过的。时代的剧烈变化,推动曹禺对其出身的家庭的种种罪恶逐渐有了认识。他不但对黑暗势力产生了强烈不满和极大愤懑,而且对身受这种势力折磨和损害的人们寄予深切的同情。这些切身的感受和分明的爱憎,构成了曹禺的戏剧创作的最初的生活基础,同时也是他剧作从一开始就获得读者和观众一致好评的决定因素。《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成功的作品。由于它的坚实的生活内容和独特的表现技巧,从一问世,便在社会上产生了热烈的反响。剧本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