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101
试论《诗经》中爱情诗所表现的中国传统爱情观
[摘 要]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涉及到男女爱情的诗歌总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人独特的爱情观。西汉政治家、思想家匡衡说:“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逐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言大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宜,自上世以来,三代兴废,为由不由此也。” 实际上,后来的诗歌中的情诗,大致上延续了《诗经》中的一些脉络。由此看来,古人对《诗经》中的爱情诗是十分重视的,他们已将学习《诗经》中的爱情诗提高到教化百姓治国安邦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与研究的。本文试图以《诗经》中的有关爱情诗为例,勾勒我国古代的爱情观,我想,这对指导中小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 《诗经》 爱情诗 传统爱情观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爱情题材常为中华民族所喜闻乐见,但由于受文革极左思想的影响,长久以来中小学教材中已难觅描写爱情的诗文了。现在,我们的高中课本大胆地编入了一系列描写爱情的古代诗歌,如《诗经》[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战国时,它被列为儒家所谓“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一。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五经博士,它便被官方尊奉为垂教万世的经典之一,从此便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被称为《诗经》。]中的《卫风·氓》、《邶风·静女》,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汉魏晋五言诗《迢迢牵牛星》、唐代李商隐的近体诗《锦瑟》以及宋词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一剪梅》、秦观的《鹊桥仙》等,这一系列描写爱情的诗歌给语文教材增添了应有的青春活力,深受师生的喜爱。如何正确理解教材中加入这些爱情诗的意图,如何正确分析这些爱情诗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如何指导读者及学生接受和理解孔子对《诗经》中爱情诗的评价以及他所提倡的中国传统爱情观?这些很值得我们来探讨一下。
试论《诗经》中爱情诗所表现的中国传统爱情观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