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707
豪华落尽见真淳——解读陶渊明的隐士文化
[摘 要]陶渊明的诗文清新自然,表现了一种恬淡淳朴的隐士文化,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高洁人格的体现。“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证自己处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中崇高的艺术境地。
[关键词]陶渊明 酒与自然 淡泊明志 固穷守节
陶渊明的诗文清新自然,弥漫着淳朴的山野气息,引人入胜。在红尘滚滚日益浮躁的现代,读陶渊明的诗文,犹如严冬后的春风春雨,荒野中的清泉绿洲,总能让人化消胸中的块垒,复归灵魂于安宁沉静,并且启发人们向善求美。陶渊明的诗文是其心路历程的展露,生命个性体验的外化,我们若穿越其田园诗清新、淳朴的狭巷,扑面而来的则是一缕中国古代飘逸、浪漫、优游的隐士遗风,让我们寻根到一种恬淡的隐士文化所谓隐士文化是古代正直文人因失意仕途,或不满浊世而采取消极避世的一种人生态度。它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高洁人格的体现。陶渊明可以说是这种隐士文化的代表。
一、蔑视权贵 鄙弃功名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附近),卒后他的朋友共谥为靖节先生。又因曾任彭泽令,亦称陶彭泽。陶渊明出生在一个衰落的官僚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和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一类的大官,外祖父孟嘉是东晋名士。陶渊明的祖父,父亲并不是承袭爵位的嫡嗣,陶渊明在七八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