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74
绘画创作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适当应用 ——浅谈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摘 要]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诗意盎然是我国古典诗歌特有的传统。古典诗歌不仅是那个时代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精华的积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歌是文字语言的形象思维的丰碑、经典。汉民族语言的学习基本素材——语文课本,在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教材。语文课本中选登的课文很大一部分是古典诗文。然而,现在大部分农村孩子却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我就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发表一点看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学方式语文 美术 兴趣 写作水平 思维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语言的运用,可谓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古诗词讲究的是意境的凸显,古人往往能在几个或十几个字内就为我们勾画出一幅意境高远的画境。在中国,诗画往往是连体的。《东坡志林》曾这样赞誉王维之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的确说出了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可仔细一揣摩,这难道是仅仅赞誉王维吗?陶渊明的《饮酒》(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不为我们用文字描绘出多姿多彩的绮丽的自然画卷。深邃的意境,色彩的搭配,构图的精妙,均是以文字组合来完成。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应用语言文字的绝妙。纵观古代诗人词人,他们均是语言文字的创造性使用者。他们留给后人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