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化学习题变式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实际的教学中,特别是高三的复习课中,化学习题的变式教学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形式,在化学习题课中,恰当、合理的变式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夯实“双基”,还可以提高各项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但是同时要注意不能因为要“变式”而变式,不能让变式成为一种形式,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现状,要让变式的确能加强习题课的有效性。文章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习题变式教学的有效性。
文章主要思路是:习题变式教学有效性实施必须要以三维目标为导向,设置发散性问题,重建学生认知结构;要以学生为主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优化学生认知结构;要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宗旨,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文章以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习题变式训练中选取的7个实例,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认知结构及其迁移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为指导,对习题变式教学的概念、原理、变式的实施方法、变式的评价、 实施者如何设计、学习者如何主动建构等展开深入探讨,为习题变式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且适合实际的操作指导,同时以具体教学实例不断地呈现分析,提出优化习题变式训练的相关策略,从而为有效提高习题变式训练的有效性提供了思考——几点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化学习题 三维目标 变式 有效
为了夯实“双基”,突破课程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每个化学教师都会上习题课。如何使化学习题课有效甚至高效?习题的变式教学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形式。因为在化学习题课中,恰当、合理的变式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怎样的变式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怎样的变式是有效的变式呢?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不成熟的观点。
习题变式要以三维目标为导向,设置发散性问题,重建学生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简而言之,即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从广义上看,它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从狭义上看,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
1、习题变式要能夯实“双基”。
化学习题是促进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和巩固基本技能的的重要途径,化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学好基础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发展智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通过习题的变式训练可以使学生加强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内化。
例1:今有①CH3COOH;②HCl;③H2SO4三种溶液,选择填空:
(1)当它们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是 。
(2)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的关系是 。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于电离平衡概念、不同溶液中PH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在讲评例1后,再让学生完成下列6个变式训练,意图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变式1:当它们p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体积关系为 。
变式2:当它们p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锌,则开始时反应速率 ,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相同状况),所需时间 。
变式3: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需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关系为 。
变式4: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①、②、③三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烧碱溶液反应,要使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关系为 。
变式5:将pH相同的三种酸均稀释10倍后,pH的大小关系为 。
变式6:pH=5的H2SO4溶液稀释1000倍后,C(H+):C(SO42-)=_________。
通过以上发散式训练,学生知识得到有效整合(知识整合图如下),认知结构得到重组,达到有效建构知识的目的。
(知识整合图)
2、变式要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在探究活动中获得并发展的,变式练习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在“做科学”的实践中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最重要的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来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共同实验探究。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通过科学探究,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倾向,改变过去注重接受式学习,强调知识结果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将学习过程内化形成的能力使学生受益终生。
例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HCO3-+OH-=CO2↑+H2O
B.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C.铜溶于稀硝酸:3Cu + 8H+ + 2NO3- = 3Cu2+ + 2 NO ↑+ 4H2O
D.用铜电极做盐酸溶液的导电实验:2H++2Cl-H2↑+Cl2↑
在讲评A选项可作如下变式:
对高中化学习题变式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