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引课”,走向“引思”
摘要:引课是艺术,是手段,引课真正的目的是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探求新知、提升思维能力。引课把情境设计当作开课的敲门砖,是零散堆砌的,而引思的线索设计则贯穿课堂,具有整体性。本文以多媒体为载体,探索如何从引课走向引思,达到培养学生“愿思、有思、深思”的目的。
关键字:多媒体 引课 引思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引课好比饭前的开胃点心,能使学生口舌生津,有滋有味。其表面理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但深层次的理解是教师在引课时要达到“引思”的目的,即引领学生学会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激活学生思维,鼓舞学生不断追求新知。
一、借助媒体引课,走向引思的提出
学起于思。“思”是创新学习的核心,是课堂的“轴”。通过思考探索的过程,拓宽思维,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学生发展智力的起点,也是推动他们积极学习、奋发上进的一种推动力。“引思”就是要实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思维间的和谐统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去引导学生会思、多思、深思,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让他们思有所学,思有所得。
借助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将数字、图片、声音、动画等有机结合并展现出来,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学生的情趣推向高潮,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仅有兴趣,没有思考的引课食之无味。引课时,教师若整合多媒体优势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引领学生思考,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认知活动中,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通过媒体引课达到引思的尝试
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彩的“引课”,更离不开巧妙的“引思”。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对一堂课产生强烈的兴趣,能唤起学生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能巧妙、简捷地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认识结构”去接受新知识,达到激活学生思维、情感活动的目的。本文拟结合几个课堂实录,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1、新颖独特,以趣引思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如何让他们对课堂知识追根问底,提起兴趣,最好的方法是让其知道其所学知识的用途,这样他们才会感兴趣,调动自己的思维去搜索相关的知识,这时候他们急于显示自己的丰富的生活经历。”这就为设计好新课导言,奠定了良好的心理理论支撑。而经过挖掘加工后的生动、诱人、带有悬念的新课导言,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上来。至于兴趣点和好奇点的选择,可以放在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化学热点问题、最新事件、生活、工业生产等上面。
课堂实录1——蛋白质
〖教师〗同学们,你知道公务员考试考什么吗?公务员考试的题目你会吗?以下就是其中一题。
〖学生〗情绪高涨,纷纷报出自己的答案。(以选C为主)
〖教师〗得到教师的肯定。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组图片。这是一些标本,你们知道它是采用什么手段进行制作或保存的吗?
〖学生〗加防腐剂;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等等。
〖教师〗看到这些,你们还想到了哪些问题?对蛋白质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如:为什么重金属中毒的病人能利用鸡蛋清进行解毒?以外还有别的办法吗?福尔马林防腐的原理是什么?……
〖教师〗这些问题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蛋白质,我们今天这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究蛋白质的性质。欲回答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自己完成一下探究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
案例评析:素材中的“公务员考试”、“动物、化石标本” 和分组实验,原本毫无相关之处,但通过“你知道公务员考试考什么吗?公务员考试的题目你会吗?”等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蛋白质到底有哪些性质),引领学生思考。
2、联系生活,以境引思
化学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化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在引课阶段可以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抓住日常生活涉及到的化学知识、抓住中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涉及到的化学知识,也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以此为探究问题的导入点,以多媒体形式快速进入相关知识的教学,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实录2——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
〖教师〗色香味俱佳、口感好的食品深受我们的喜爱。当你在享用美食时,你是否想过食品的颜色、味道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才能使食品更受欢迎或保存更长的时间?当你在打开包装的时候,你有没有关注过食品标签上的说明?
〖教师〗展示实物,你知道这些配料都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一些能改变食品某些性质(如颜色、味道等)的物质,通常称它们为食品添加剂。
〖教师〗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展示准备好的几种色泽鲜艳的食品,如糖果、香肠、果冻、饮料等,同时投影食品的标签。你知道哪些添加剂使食品的颜色更加鲜艳?
〖教师〗为了使食品色泽更加诱人,往往要在给食品进行着色——着色剂、发色剂
〖学生〗分组讨论哪些物质使这些食品呈现颜色
……
案例评析:片段2,以“甜玉米香肠”、“浓缩菠萝汁”食品标签为载体,是为了解决什么是“食品添加剂”、什么是“着色剂、发色剂”等等问题。结合图片寥寥数语快速而清晰的引出整堂课的教学目标,简洁但具有吸引力。同时引导学生把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到达教学课堂生活化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价值。
3、素材朴实,以启引思
我们在备课选材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新颖、别致,认为只有新颖的东西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殊不知,有些所谓老套的素材只要配上合理的启发同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引课就是老师 “领”的的时候。引课时,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接受知识,得到能力、智力的培养训练。所提问题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宜实不宜虚。掌握这种艺术,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而有得”的被动局面转移到“思而有得”的主动局面中来。
课堂实录1——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
〖教师〗铁和铜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两种金属。图中展示的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出土文物。
超越“引课”,走向“引思”(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