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目标到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策略
摘 要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是统一的、模糊的,而课堂中的教学目标是多样化的、清晰的。要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实现课堂教学价值的多元化,目标陈述技术是最为有效的工具。目前高中化学教师中对目标设计的多样性及目标陈述技术运用不容乐观,本文重点阐叙运用目标陈述技术实现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确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以实现课程标准的的教学指导思想与价值追求。
关键词 教学目标 目标叙写
1.问题的提出
浙江省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三年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与限定的行为动词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情况参差不齐。2007年,笔者完成了《行为动词使用与目标制定调查》(获省化学会08年学会三等奖),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在被调查的25个市级优秀教学案例中,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存在较大的问题,集中表现为(1)行为动词选择错误,或继续使用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非行为动词,如“培养”等。(2)教学目标的叙写普遍缺少行为条件,即不能明确地显示学生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完成学习任务的。(3)教学目标空洞,成为摆设。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4)三维目标概念混乱或缺失,许多案例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混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空乏。2008年暑期,我区教研室高中化学组组织了一次面向全体高中教师的以目标叙写为目的的培训,经过三轮次的网络培训,从上交的作业分析,一半以上的目标叙写是不合格的,其中最典型的是把省学科指导意见照搬照抄。另外,结合我个人参加的几次教研活动及组内的情况看,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行为动词尚未全面进入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叙写技术非常缺乏。为了加深对化学课程目标的理解,笔者从教学目标叙写策略高度,探讨了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陈述问题。
2.强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策略的很必要性
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与陈述技术是为更好地理解和实现化学课程与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提供保证和服务的,因而是化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化学教师对此却缺乏基本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叙写教学目标,而在实际的目标叙写过程中,许多教师存在以下质疑:
质疑一:我教了十几年书,从来就不知道目标陈述技术,不也教得好好的吗?这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东西。
质疑二:什么是目标陈述技术?我不懂这个,是不是意味着就教不好书了?
质疑三:目标陈述技术太理论化了,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只要能上好课就行了。
质疑四:目标陈述技术是不是很难呀,我们能学会吗?
很显然,笔者观察到的一线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不知道什么是教学目标陈述技术,更不知道教学目标叙写的基本策略,也不明白优化目标叙写对课堂教学能起到什么作用。
2.1教学目标叙写是课程的需要
事实上,课程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运作并产生效果的。从课程的运作系统来看,课程的层级可以包括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教师理解课程、师生运作课程和学生体验课程等[1、崔允漷,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报告).2007.9],如下表所示。
课程层级的分析 课程运作系统
1、理想的课程 1、课程改革方案
2、正式的课程 2、课程计划
3、课程标准
4、教材
3、教师理解的课程 5、学期课程纲要
6、课时计划
4、师-生运作的课程 7、课堂教学
5、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 8、检查、考试等评价
由表可见,课程标准不是课程的全部,课本就更不是了。从课程理论可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所列出的目标并不是课堂教学所需的教学目标,它相当于表中的“正式的课程”,它具有全国统一要求的特点。《浙江省高中化学学科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也不是课堂教学目标,它相当于“教师理解的课程”,而且只是部分教师“理解的课程”,它具有全省统一要求的特点。而本文所叙叙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指向“师-师动作的课程”,它具有“一个班级统一要求”的特点。做为教师,必须明确从《课标》目标到《指导意见》目标到课堂教学目标转化是课程的需要,是教学行为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总之,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是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它表叙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或体验,而不是说明教师将要做什么[2、朱嘉泰.化学课堂教学目标探析. 化学教育,1999 (11) :120
3、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6
4、浙江省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07]。从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来看,《课标》规定的整齐划一的课程目标设置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课时教学目标,还应该进一步结合化学课堂教学的实际进行更为具体的设计和陈述,否则化学课堂教学将是盲目的。
2.2课堂教学目标叙写是教学目标多元化的需要
右图,是课程标准与学生学习的关联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课程标准到学生学习其中存在较多的变量,而这些变量有些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则是无法控制的。如教师、学生这两个变量,是无法控制的,我们不可能让全省的教师一个样,更不可能让全省的学生一个样。
那么如何在同一个标准下实现不同的课堂价值追求呢。当然方法是多样的,其中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从课程目标到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策略(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