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算化税务稽查在法律上应予以规范。整合现有税收政策和法规,并形成完善税务稽查政策法规信息库,明确法律依据。利用税务稽查政策信息库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对检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统一把握尺度,避免出现对不同企业提出的相同问题适用不同税收政策的情况。税务机关应与财政部门配合,成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推广普及部门,完善会计电算化软件选择的管理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流程,并积极推广税控装置的使用,以规范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行为和纳税行为。同时,应提高税务稽查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稽查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保护被稽查单位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确保采集来的信息不被泄露,从而免除被稽查单位对其信息安全的担忧。要求税务机关要合理配置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即税务机关不但要有会计和税收专家,也要有信息技术专家、计算机辅助稽查技术的研究开发人员等。
(六)做好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种无纸化工作,所产生的数据均存在计算机的硬盘上,因此单位所发生的新的经济业务内容经过电算化帐务处理后,应坚持当天备份,且要双重备份,并分处、分人保管。但在实际工作中常有以下几种不当情况发生:一是部分操作人员未养成每天备份的习惯,机器一但出现故障,则部分帐务数据将会丢失。二是不少操作者对备份的数据盘不能做到定期检查,一旦发生问题就无法进行补救。三是习惯性用软盘备份。由于软盘存在着容量小、易出故障等缺陷,在数据恢复上易出现麻烦。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财务部门应定期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七)选择可靠商家,加强自己维修水平
电算化软件用户普遍反应售后服务不是很好,多方分析总结出两个方面问题。一个是有些电算化软件的使用者关于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不高,操作水平有限,不是软件自身的问题,由于不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知识,而向软件的售后服务部门咨询,造成软件公司没有耐心进行详细的解释,甚至不做回应。另外一个原因是现在软件的开发商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开发商研制出的软件容量高低不等,许多资历较浅的公司水平不是很高,其开发出的财务软件自身就存在很多漏洞,其售后服务系统也是十分的不完善,更谈不上售后问题了,所以在购买软件时,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比对,选择好的商家和厂家。因此,在购买电算化软件时也要对要使用软件的财务人员进行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培训,是使用者的计算机水平得到提高,最好是参加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不仅了解计算机的知识,更加充分的学习会计电算化信息;另外,在购买软件的过程也要注意,不要被假象欺骗,通过多方考证,选择实力强、口碑佳、资质深的供应商。
四、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前景展望
经过近20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可以预见,电算化会计将出现或可能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还处于会计核算电算化的水平,或者说,现在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还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因为,企业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成本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所以,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全面电算化。抓紧开发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而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核算系统向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进行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战略决战。核算电算化后,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加强经济活动的事前计划、预测和决策、事中管理控制、事后分析评价,切实将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从手工状态提高上来。
2.会计电算化系统向网络化、智能型发展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初始阶段是采用单机处理的,随着电算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较为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单机已不能满足信息处理和使用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计算机网络,网上的各台计算机可以单独进行数据处理,又可以传递、共享信息。从单机应用向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提高计算机应用的档次,便于数据传输汇总,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网络化的会计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准备;并为将来联成更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基础,便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以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总体效益、社会效益。会计电算化系统逐步向网络化、智能型发展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加大发展的力度,培养高科技的计算机人才,来开发计算机软件,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人员,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废除会计法规中的一些不符合会计电算化的制度,会计电算化制度中的一些法规和条例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在我国电算化事业中要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会计电算化人员要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开展起步较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导致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以此促进我国企业的持续发展。
【引文注释】:
[1]励景源.《会计电算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153-155.
[2]刘语成.《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分析》[J].海洋出版社,2008,(4):218-220.
[3]王振武.《会计信息系统》[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89-90.
【参考文献】:
[1]黄昌勇.《电算会计基础》[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114-118.
[2]胡世强.《现代财务总监》[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247-253.
[3]陈孟建.《新会计电算化实用教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41-265.
[4]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福建:财会出版社,2008:196-228.
[5]付得一.《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85-293.
[6]许晓林.《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89-194.
[7]薛飞.《会计电算化》[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89-125.
[8]孙万军.《网络财务软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84-196.
[9]薛鹏.《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十点建议》[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2,(2):193-196.
[10]张君艳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应用》[J] .企业研究,2011,(12):156-168.
[11]梁柱东.《整体提高会计电算化效果的有效途径》[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9,(12):213-220.
[12]李敏.《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9):163-172.
[13]吴冰.《职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258-265.
[14]刘艳.《铁路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173-196.
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2008(五)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