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
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广厦(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厦)会计造假丑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上市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该公司的股票在其会计造假丑闻败露后股价大幅下跌,使广大股东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 (二)新中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要求,散见于各种财务会计行政规章制度中。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草案)》规定,会计人员必须奉公守法、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遵守财经纪律。1963年国务院颁布的《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中规定,会计人员必须加强政治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努力学习国家的政策、法令、制度,积极钻研本行业务,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1984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中规定,会计人员必须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全局观点,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全心全意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9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专门以较大篇幅明确地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条款,实现了在会计制度中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单独成文进行了规范。1999年10月31修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首次将会计人员应当遵守的要求,写进《会计法》。2000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将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2003年3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以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落实朱镕基同志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的要求,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会计诚信的氛围。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产生、发展、完善的具体影响因素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 | 下一篇: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 |
点击查看关于 会计 职业道德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