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1、融资租赁与经营性租赁的区别有哪些?
答:融资租赁与经营性租赁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一、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 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的,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
(一)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二)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三)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四)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五)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二、经营租赁的认定标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十条规定,经营租赁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经营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有退租或续租的选择权,而不存在优惠购买选择权。
三、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主要是在划分标准上的差异,没有本质差异。经营租赁是指出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
本人认为可以这样理解:经营租赁只是租用别人的资产,定期付租赁费,资产的保养、维护都归出租方,因为他们才是资产的所有权人。融资租赁实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是融资租赁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一次性支付购买资产的费用,于是向出租方提出融资请求,先将资产拿来用,在约定的租赁期内分期支付资产的价款。对出租方来说,他相当于提供了给承租方一笔贷款,不过贷款的形式是资产形态,在每一个收租的日子收取的租金包括两个部分:资产的本金、出租方垫付资产本金而要求的利息。
2、我国目前融资租赁发展中面临哪些问题?
答:融资租赁企业的本质在于利用自有资金实力帮助承租人购买设备,再依靠租金来实现金融风险收益,所以租赁企业不但要拥有强大的设备购买实力,更需要具备承担租金回收风险的实力。此外,由于融资租赁企业一般并不是设备的实际用户,租赁期满后二手设备能否有效退出和租金收回是否顺利都是融资租赁企业维持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目前融资租赁发展中面临着资金来源、风险控制、退出机制三大问题。 (1)资金来源:在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来源长期受到限制,突出表现在租赁企业缺乏必要的融资渠道和手段。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禁止银行资金投资融资租赁,影响了融资租赁业作大作强。 (2) 风险控制:我国长期以来租金回收风险过高,阻碍了银行和资金雄厚的企业进入融资租赁行业的步伐。融资租赁公司在债权是建立在完整的物权拥有基础之上的,如果丧失物权,租赁公司的投资将面临巨大风险。而我国正在酝酿的《物权法》在一定程序上将会成为保证出租人物权绝对所有的一大保障。此外,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健全更是开展融资租赁的重要外因。 (3) 退出机制:如果融资租赁业务合同期限较短或者发生中途退出,对物权的充分占有才保证了其赢利能力,要完全实现这种赢利,就必须依赖二手变现。尽管国内二手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国内缺乏专业的二手设备交易管理机构。加上目前的二手设备用户多为个体用户,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其交易产权归属不明确,维修和配件成本很高,用户的潜在风险极大,从产业全局来看也不利于合法公司的运营和租赁物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