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收账款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二、应收账款风险
三、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分析四、结论
五、应收账款风险因素总结
内 容 摘 要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大都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以赊销方式实现的。商业信用在扩大销售、拓展市场、降低整体经营成本、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和实力,进而实现规模经营等方面有着其他任何结算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各经济主体之间商品交易的社会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以赊销为表现形式的商业信用就成为竞争的客观必然。 然而,随着商业信用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也日益严峻。一方面,有些企业缺乏风险意识,为了打开销路,急功近利,在事先未对购货客户的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的情况下,人为的放宽信用尺度,向信用程度低、财务状况不好的客户赊销商品,增加了应收账款回收的难度;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中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状况没有掌控。另一方面,有些客户不重视自身信誉的树立,丧失信用违背合约,恶意寇欠账款:有的客户经营不善,财力薄弱,无法清偿赊购货款。由于以上诸多原园,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呆账和坏账比例逐年升高,催讨回笼难度增大,企业借款居高不下,利息支出增大,利润下降,甚至连年亏损、经营难以为继,最终被迫破产或被重组。
应收账款给企业所带来的风险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大都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以赊销方式实现的。商业信用在扩大销售、拓展市场、降低整体经营成本、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和实力,进而实现规模经营等方面有着其他任何结算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优势。企业采取赊销的销售方式,虽然在账面上能够形成大量的收入,但是,
这些应收账款实际上能够收回的金额由于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原因要大打折扣。所以企业最终实现的收入不是应收账款的账面额度,而是实际上能够收回的额度。在应收账款收回之前,企业的这部分由应收账款代表的资产其价值是存在不确定性的,也就是存在风险。
应收账款的风险就是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在未来收回时的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拖欠时间越长,款项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形成坏账的可能行越大。一、应收账款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1、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的定义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信用方式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形成的债权性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对应收账款的定义是:企业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对企业而言,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种债权,在应收账款发生时,企业一般都会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或劳务合同,以及签订还款协议。 应收账款的确认是伴随着赊销而发生的,其确认时间为销售成立。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同时满足商品己经发出和收到货款或者取得收取货款的凭据两个条件时,应确认收入,此时若未收到现金,即应确认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分析 (1)激烈的市场竞争 信用销售(即赊销)是应收账款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信用销售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需要。实行赊销的商品,其销售额往往要大于以货币销售商品的销售额。因此,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便成了企业常常使用的一种营销手段,应收账款则由此产生。 (2)权责发生制的运用 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之一,是以取得收款权利、付款责任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即在收入和费用实际发生时进行确认,不必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者支付现金时才一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企业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以确认销售商品的收入: 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己售出商品实施控制; ③与交易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④与交易有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而事实上满足上述条件的业务通常以“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的形式挂账,并未形成相应的现金流入。 二、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帐款的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1)回收时间上的风险;(2)回收金额
上的风险。如果应收账款迟迟不能收回,就会增加企业的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
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失灵,导致生产停滞。一旦应收账款成为坏账、死账,就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三、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1)应收账款的存在对企业的直接影响 ①增加企业税收负担和现金支出 企业实现了销售,就有缴纳税金的义务,赊销增加的利润也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然而,应收账款虽然使得企业的利润有所增加,但并未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因此,在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收回之前,企业就必须动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支出,加剧企业的现金短缺状况。 ②降低企业的流动性 应收账款虽然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但是应收账款的价值能否最终得到实现还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企业大量应收账款长期被拖欠,会降低企业财务弹性和资产流动性,使企业短款期偿债能力下降,难以通过负债筹资解决资金的相对不足问题,容易引发财务危机。 ③增加企业额外费用 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使得企业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工作中要花费相当一部分费用。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的费用开支包括客户信用的调查费用、核算费用、收账费用等。企业在催收超过信用期限的应收账款时花费的收账费用,包括邮电通讯费、派专人收款的差旅费和不得已时的法律诉讼费等。同时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如果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大量资金沉淀,则就会延长企业自身的借款时间,利息费用就相应增大。这些都就增加了企业的额外费用负担。 ④资产缩水贬值 由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原因,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无偿拖欠在外,造成资产缩水;以物抵债己成为目前一种重要的还款方式,但是抵债物资的估价往往高于市场价格,因此收回的抵债物资实际价值低于应收账款价值:欠款人无钱还债,将货物退回,时过境迁,商品因陈旧过时而贬值,也可能因债务人失踪、死亡、所在公司倒闭造成应收账款无法追回。 四、结论 因此,应收账款风险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宏观环境方面的因素、企业
自身方面的因素、客户方面的因素。 (1)宏观环境方面的风险因素:①市场环境变幻莫测;②信用环境不良: (2)企业自身方面的风险因素:①企业缺乏风险意识;②企业内部管理因素:首先,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不规范,缺乏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有效方法。其次,企业销售业绩考核指标不科学。 (3)客户方面的风险因素: ①客户信用原因 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信用程度普遍较低,相当数量的企业或单位不能严格守信
合同契约,恶意拖欠账款,由此导致的应收账款风险很大。 ②客户的支付能力原因 一些客户信誉良好,但是由于暂时性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在规定的信用期内
还款。 五、应收账款风险因素总结 引发应收账款风险的各方面原因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彼此关联互动的。宏观环境方面,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导致客户盈亏状况变化,从而客户的支付能力发生变动,最终引发信用赊销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信用环境不良,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对欠款客户缺乏约束力,最终导致信用缺失的恶性循环,应收账款风险自然愈演愈烈。企业自身方面,如果缺乏风险意识,其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自然就不会规范,因而就会给赊购客户长期拖欠账款提供了机会。客户方面,由于宏观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方企业的“宽容”,加上本身对自身信用的无视,最终必然导致拖欠账款,致使对方企业的应收账款变为坏账。。参 考 文 献
1、《中级会计实物》,企业管理出版社。
2、《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4、《会计基础》,经济出版社。
5、《审计学》,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