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财务管理对农村稳定的影响
二、甸中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形成问题的原因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内 容 摘 要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是各个经济领域被证明了的法则。农村财务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容易导致农村不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财务管理状况如何,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做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是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是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新阶段需认真研究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之一,是关系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及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一个重大问题。农村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社会稳定,如何在跨入了小康社会的今天管理好农村财务是农经工作者时常思考的问题。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社会是经济腾飞的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生活也从原来为解决温饱而奔走的时代跨入了小康社会。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就关心起了别人的事,集体的事,特别是自1999年撤村建委,实行村民自制以后,村民们越来越把集体当成自己的一个家来建设,但在建设中就反映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特别是财务问题,成了农村上访的第一大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一、农村财务管理对农村稳定的影响
农村财务问题一直是广大农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焦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财务管理状况如何,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做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农村要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可是,撤村建委后,甸中镇部分村组就暴露出了以前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的问题,大多数老百姓对此意见比较大,因财务问题集体上访呈上升趋势,长期如此下去,势必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搞好农村经济建设极为不利。
二、甸中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02年8月,我镇按县农经中心的统一布署安排,全面清理了村组集体资产,改革农村财务的管理体制,对全镇11个村委会、66个村民小组及5个集体组织实行了“村账镇管”。在这次清理中,分析我镇农村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账目不健全,财务运作不规范。农村会计账目应设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账,可是多数村组只有总分类账和现金记账,没有明细分类账,有的只有一本现金流水账,不能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状况。以前多数村组未按规定设制账目,因此也就无法规范运作,就不能发挥会计的反映和监督的基本职能。财务的管理上,由于审批和监督手续不健全,有的不签字也不下帐。应该是账、钱分开,设一名主管会计,设一名现金会计。可是有些村却是会计、现金一人兼。更有甚者,该建账的不建账,该上账的不上账,出现“包包账”,即单据、凭证分包放置,没有账本。即使购置了账本也不按规定使用。
2、会计制度不健全,自控能力差。按照现行政策要求,农村会计应执行复式借贷记账法,每笔经济活动都有其来源和去向,来去数必须相等。可是,现在多数农村会计不懂得复式借贷记账法,即使懂得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农村会计也未按复式记账制度执行。这就造成了会计帐目无法应对,失去了自身的监控能力。加之个别会计不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不是将每笔应收款和应付款按合法会计凭证记入账目,就是在收到现款或支付现款时才记现金账。谁欠款,欠谁的款无法在会计账目上反映出来。遇上会计更换,很容易出现帐目交接遗漏的的问题。有的村组会计只是被动的记账员。村干部手持公章亲自收取款项,收款后既不及时交现金给保管员入账,也不及时向会计报账,当支付完毕后,才把收支条子交给会计记账。还有的村,收支无计划,不是以收入定支出,而是盲目花钱,随便支出,尤其是吃喝招待费用,年年递增,结果是年年出现赤字。个别村,已是债台高筑,无法还清债务。
“白条”入账,本是会计制度严格禁止的。可是,在农村完全杜绝“白条”又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正是因为如此,个别村组的干部则借机大肆白条入账,有的一张白条高达几千元,更有甚者上万元的工程款一张信笺列支的情况屡屡发生。
3、会计人员文化结构偏低,年龄结构偏老,业务素质偏差。通过对全镇11个村委会、66个村民小组财会人员的摸底调查。在全镇77名会计中,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25%,初中文化的占39%,小学文化的占36%;年龄结构中,60岁以上的占25%,40——60岁的占50%,40岁以下的占25%,由此可见,农村财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年龄结构偏老。一些村组干部甚至为了开支能“顺手”,使用近亲者为报账员,不惜把业务熟练、思想过硬的会计人员撤换下来,而且,更换报帐员根本不报镇农经站审批,造成有的村组报帐员业务能力差,没有及时报帐的观念,有极个别报帐员竟然来镇农经站报帐时无法说清楚收入减支出后的余额余在哪里。
我们通过审计检查农村账目发现。许多村会计不懂得借贷记账法,只有三分之一的村按新会计制度记账,但错误百出。有的不知如何使用账面科目,不会受理和传递原始凭证,不会编制会计凭证,缺乏会计常规知识。另外,有一些会计不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白条随便打,凭证随处扔,出现错误后随便撕毁账页。这些人不懂也不学法制观念淡薄,造成村级财务管理上的混乱,引出许多麻烦。
4、少数村组把关不严,自制单据多。有的收取款项多而入账少;有的借办企业上项目少投入多支出;有私改原始单据少用多支;有的白条子多报招待费;有的乱起名目虚报冒领等等。出现一个千口之村一年招待费高达数万元,还出现了逢街必报,挂帐吃喝等情况。虽然镇农经站规定只有报帐员才能经手收支业务,但大部分村组领导依然经常插手,凭借其手中所谓“权力”自收自支,部分村组领导私借贷款用于日常开支,甚至请客送礼,以至于出现镇农经站代理会计账务上借款一科目出现红字的笑不出来的笑话。部分领导对账务处理程序不清楚却利用职权横加干预,使镇农经站的工作难以开展。而群众,怎么会对这种情况无意见呢?群众纷纷要求公布账目,干部则以假数字,假账目搪塞群众,不少的村组因此引发集体上访。
5、专款不专用。虽然“村账镇管”以来,我镇农经站一直坚持村组专款专用,各级政府一直强调专款要专用,但甸中镇个别村组仍然违背这一制度专款多用,其中有个村委会的小组就因为把修沟的钱用来了建盖民事房而沟无钱修理影响了生产。在工程开支方面,手续不齐全,而部分工程没有结算单,有的竟然七八千的工程款仅凭一纸信笺列支。更有甚者,头天才领到了钱,第二天就开来了单据整笔的报销凭据,试想,一项工程的开支不多就少,怎么可能会是一张数额整齐的凭证呢?其中的“水分”可想而知。最过份的是有些村组竞然占用兑现给农户的补助款去旅游,致使农户补助款久拖不兑,引起了农户的不满。
6、各级领导重视不够。甸中镇是我县的一个大镇,会计核算单位共93个,而农经站又仅有三个会计一个出纳,其业务量的繁重程度可想而知,并且还肩负着农产品成本调查、农民负担监督、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清偿等农经工作,其力量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加之镇领导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够,重视不够,使农经人员也必须围绕乡镇中心工作……烤烟蔬菜奔忙,往往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由于无法把精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村账镇管”上面,导致“村账镇管”的管理、指导、监督跟不上。对于农村财务管理疏漏,导致的问题总是象打火队一样东扑一下西扑一下,而无法把精力集中在防制这些问题的出现上来。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财务管理问题较严重的村,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影响了干群关系,腐蚀了少数干部,败坏了党风,造成了这些地方政治局面的不稳定。
三、形成问题的原因
1、历史原因。农村实行责任制以后,随着生产队的解体,生产队的集体财产多数分了卖光,生产队时期的财务问题和财务矛盾,也随着财产的分散不消自灭了。农民失去了对集体财产的依赖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多数农村干部群众因此弱化了对农村财务的认识,各级领导在这一阶段中也弱化了指导和监督。批示和监督财务的政策也在这一时期弱化,农村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财务的职能也因此被削弱,这是形成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乱的一个很重要的历史原因。
2、现实原因。近几年,农村财务问题的矛盾为什么突出了呢?原因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实行的结果,个体经营部分发展较快,集体统一的功能越来越减弱,而农村要发展,要建设,要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就由原来单纯靠集体积累为主转为现在的向农民收取为主,为此国务院于1991年颁发了《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向农民收取三提五统成了农村很重要的一个矛盾。因此,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也就上升到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农村财务管理和监督的弱化及出现的大量财务管理不善的问题,就可能引发群众的不满而导致政治局势的不稳定。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法制建设。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是广大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此它关系重大。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国家应在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上专门立法,将农村财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以法的形式进行规范和固定,尤其对违规、违法行为,要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以便于农村干部群众操之有规,行之有矩。出现矛盾和问题也便于解决。在国家立法的同时,各级各部门也必须健全有关的制度,在不便以法的形式固定和规范的地方,可以用制度形式来加以规范。
2、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实行法治,有法可依,还必须做到有人执法,执法必严。农村财务管理面大范围广,工作量繁重。因此必须在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中加强对农经单位的管理,必须保证一定数额的管理人员和工作经费,赋予其一定权力和责任,切实加强指导和监督,对农村财务必须实行定期审计,做假账的行为要制定明确的惩罚规定,以便于群众进行广泛的监督。要建立群众监督与主管部门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3、加强农村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好不好,关键在财会人员,而人员素质又是决定其工作好坏的关键。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和建设一支年轻的、文化水平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强的会计队伍。自2002年8月我镇实施“村账镇管”后,虽然会计都是由镇农经员来担任,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但各村、组的业务员还是从换届选举中产生。对于村、组业务员,因其有民主性和不固定性,所以只有在每届换届结束后,各乡、镇积极组织培训使业务员能很快的进入角色。
4、实行民主理财,严控领导干部插手。从99年撤村建委实行村民自制以来,直到2002年的村账镇管,我镇一直在对农村财务的管理在实施着改革,在各村、组成立了3至5人的民主理财小组。重大财务收支项目,必须事先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对日常财务的收支项目,由民主理财小组定期逐项逐笔审查合格后到镇农村财务专管办报帐,民主理财小组有权否定不合理开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专款专用,严审工程开支手续。对于专款要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农经站应跟踪调查专款的使用情况,严禁专款拉用他处的情况发生。对工程开支要有完整的工程结算单,不能因为签了某某领导的字后就随随便便以一纸信笺入帐,从而使集体有限的资金在信笺的背后无声无息的流逝。
6、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村账镇管”是对传统的会计管理体制的一次革命,触及方方面面,其推进过程阻力是很大的。只有领导重视,工作才有力度,才能到位,在实施过程中,镇政府对“村账镇管”要高度重视,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在人员、经费、工作时间方面给予保证,特别是时间方面,不能因为政府的中心任务占用了农经工作时间。镇纪委、组织、财政、税务等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镇领导应定期听取农经站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村领导干部思想统一,认识明确,积极主动支持和配合这项工作。只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村账镇管”工作才能全面顺利实施。
农村财务管理是当前农村矛盾中的热点,只有切实加强管理,妥善解决好其中存在的问题,群众情绪才会平定,农村秩序才会安定,农村经济才会良好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农村财务会计》2005年第7期
2、杨惠兰,《甸中镇2005年年鉴》
3、《甸中镇农村财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