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述拉市海高原湿地的基本情况
一、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开发与税收的关系
二、保护开发政策与税收政策的捆绑出台
三、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税务队伍
四、借鉴其他开发区先进经验,走适合拉市特色的税收之路
内容摘要
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丽江旅游开发滞后之地,也是丽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优美之地。开发与保护是最近几年来当地的热门话题,如何通过生态税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拉市海的开发与保护应建立在一个长远、规范、科学的布局之上,应当把加强地方税源建设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税收来源于经济、服务于经济的杠杆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受益、永远受益。
关键词
税源 经济 发展
加强地方税源建设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论拉市海高原湿地社区保护开发与税收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税收来源于经济、服务于经济,对经济具有调节作用。党的十六大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发展是主题,结构调整是主线。我国的税收应该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发展,而加强地方税源建设,正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拉市海高原湿地的生态税收工作也要服从服务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积极加强税源建设。
拉市乡是玉龙县典型的一坝一乡,位于玉龙雪山以南,距大研古城仅12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5%,全乡有3591户,共15640人,其中纳西族占97%,另外还有彝、白、汉、藏等民族。拉市乡是一个农业大乡,2002年人均纯收入1300元,地方税收35万元,近年来,拉市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科技兴农,使农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同时,借助拉市海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逐步建立成生态经济乡。拉市海于1998年6月被云南省政府批为省级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保护区,包括拉市海、文海、吉子水库和文笔海水库四部份。其中拉市海是原丽江县最大的淡水湖,拉市海湿地保护区的高原湖泊、水库、森林、灌从和草甸等构成了独特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云南省重要的水禽越冬地,水域面积1.5万亩,年产水7400万立方米,湖内有水生植物47种,水禽58种,鸟类163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就有21种,每年有8万只越冬水禽在此栖息,越冬密度超过青海湖。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千百年来,广阔的湿地为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拉市人民正期待着这一方水土养好一方人。
最近几年,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拉市海也逐渐形成了一些旅游气候,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湿地,保护好拉市海高原湖泊特有的生态价值,开发拉市海被合理地放在次要的位置。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美国乐施会等国际组织也对拉市海保护予以格外重视,由乐施会资助的湿地国际中国项目办事处引进的“云南丽江拉市海扶贫和社区参与流域管理”项目于2000年5月启动,其宗旨是改善当地贫困社区的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区经济、环境的协调和持续发展,拉市海高原湿地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从长远来看,保护工作对拉市乡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更深的意义。生态税收也必将伴随着拉市海的开发与保护应运而生。
2003年7月2日,三江并流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拉市海作为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开发与保护被再次提升为国际性行为,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对促进拉市甚至整个丽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税务部门更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拉市海税源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如果单纯地以税收抓税收,路子就会越走越窄,经济发展不上去,税收也不可能很好地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做到拉市海开发与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努力培养好税源的发展潜力,才能有效地促进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已开发的腾冲湿地已证明其合理利用对社区发展与税收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不仅当地群众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同时还对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富余劳力,促进科、教、文、卫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拉市海的开发与保护也可以借鉴腾冲的先进经验,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依托拉市海生态环境特有价值的宣传,大做开发与保护的文章。以开发促保护,用保护促开发,互为依靠,互为促进。因此只有拉市海高原湿地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税收的发展,只有加强高原湿地税源的培植与建设,才能通过良好的税收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应努力做好税源的建设工作,不仅要保护好祖宗留下来的这份宝贵遗产,更要利用好祖宗留下来的这份宝贵遗产。走合理开发之路,积极建设之路,既不能只保护不开发,也不能光开发不保护,甚至搞过度开发,两者协调统一,是拉市海高原湿地社区税源建设的唯一出路,更是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之路。
加强地方税源建设是建立在科学、规范系统的基础之上的建设,这与过度开发、无规章的开发不兼容的。长江中上游的乱砍乱伐已给我们的生态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国北方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也是生态生产遭破坏的必然结果。作为构建国际旅游城市的丽江,环境是它存在的唯一价值。拉市海作为丽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份,蕴涵的无穷价值在促进丽江品牌的提升上已愈显重要。省委、省政府以及丽江市委、市政府都对拉市海的开发与保护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可谓慎之又慎。如何让我们丽江之肾 拉市海发挥其正常的造氧功能是各级政府考虑的关键问题。为此原丽江县人民政府颁发了每年四个月的禁渔令,目的就是拯救拉市海的水生资源,构筑拉市海正常的生物圈。如今为进一步扩大海水容量,将全面实施5000亩的扩容工程,彻底改善拉市海的生态环境,扩大拉市海的各项综合功能,促进丽江甚至整个三江并流区域的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因此作为地税部门就应该在这一大举措前努力思考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不断探索加强税源建设的方法,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事实证明,一切急功尽利的办法都将葬送发展的美好前途,拉市海的建设应建立在一个长远、规范、科学的布局上加以运作,应把加强地方税源建设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机结合起来,让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受益、永远受益,而非杀鸡取卵之路。所以笔者认为,从地税部门的角度出发,要协调好开发保护与税收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开发与税收的关系
随着近几年农作物价格的低落,拉市乡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趋缓,而丽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与苦守高原湿地称号的拉市,经济反差十分明显,拉市海周边群众对湿地开发的愿望也愈加强烈。但政府对拉市海的开发一直持谨慎态度,力求寻找到一条最适合开发的方案,既能让群众受益,也能使我们的环境不遭破坏。因为开发不合理造成损失的例子不胜枚举,连名噪丽江的拉市鱼就因捕捞过度而数量骤减,严重影响了渔农的收入,进而影响了支撑拉市餐饮业和相关产业的税收,造成了一时的收获换来了长久的损失的惨痛代价。因此,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不仅是环保部门的工作,我们地税部门也要从宏观调控的角度,从税源培植的角度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在保护、开发、税收发展之间找到一条黄金分割线,使其互为作用,互为发展,要让群众明白过度开发的后果,让群众明白税收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所起的宏观调控的作用,明白保护、开发、税收、建设是一条纽带上共生共栖的关系,从而达到强化税收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保护开发政策与税收政策的捆绑出台
税收是把“双刃剑”,用得好能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将阻碍经济发展。目前,很多保护、开发项目与税收工作是脱节的,税收往往滞后于前者,造成了税收可操作性的巨大弊端,由于前期工作中对税收的忽视,等到税务部门行使职能时,将会使税务部门与开发商,税收与群众的利益分歧突然凸现,造成税收工作的被动与尴尬,从而使得税收工作难以在整个开发项目中起到应有的职能作用,最终导致整个项目的难以完善甚至失败,这便是没有用好税收之剑。究其原因就是在对项目开发过程中缺乏统筹性、前瞻性造成。如今我市的许多大的工程项目,就因以上原因,无形中造成了税收的难度增加,加大了税收成本,甚至会出现一些开发过程中的不协音。因此,面对拉市海这片潜力无限的风水宝地,我们必须有一套全面周密具体的方案,要特别注重保护开发项目与税收政策的捆绑出台。制定出一个有序、合理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使税收这一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税收职能能在政府工作中时刻有效地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而非事后永无休止的税收协调,减免工作,这必将造成税收的不严肃性,不法定性的负面影响,最终造成各个部门、各方利益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因此,捆绑税收政策的出台,将会使税收工作从事后走向事前,从被动走向主动,走公正、公开、公平的税收之路,充分调整、发挥各个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切实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顺利地发展。
三、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税务队伍
“从严治队”是“三篇文章”的重要组成部份,江泽民同志也要求税务队伍是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熟练”的队伍,要加强税源建设,更需要有一支懂会计、懂税收、懂开发的多面手复合型人材。由于我们税收工作的普遍单调性,致使有些税务干部不注重其它方面知识的学习积累,使得适应能力较低,甚至难以胜任改革开放税收建设的工作。由于长期的单打一工作方式,已使得税务干部在其它领域中的知识渐显匮乏,不能很好地起到培植税源的作用,起到政府参谋的作用,只会因税收而税收的简单工作方式。然而时代已不容我们固步自封,“一剑闯江湖”的时代早已过去,在当今这样一个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年代里,稍不留神便会被时代所抛弃,被发展所抛弃。因此,税务队伍也必需从自身的问题出发,闭门思过,苦练内功,要把新时代一切能促进经济发展、能培植税源发展的本领笼于一身,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税务部门更需要精通世界贸易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知识,税收工作本身就是一件与时代特征紧密联系的工作,与时代脉搏完全吻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以后培养税务队伍的时代感和责任感是能否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税收工作能否做到加强税源培植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炼就一身综合本领,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超前的预见性、决策能力。税务工作才能有效地发挥其职能作用,达到以税促发展的目的。拉市海高原湿地的保护开发项目刚刚启动,其意义十分深远,广受世界瞩目,税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来投入到其决策的各个环节中去,掌握了解湿地发展的基本规律,把税收政策、开发政策、益民政策充分地有机结合起来,从政治的高度,发展的角度寻找最佳的税收、发展、开发保护的结合点,全面促进经济、税收的发展,真正起好政府参谋的作用。
四、借鉴其它开发区先进经验,走适合拉市特色的税收之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拉市海生态税收的征收工作也要走“拿来主义”,悉尼Bicentennial公园、马来西亚培拉湖、日本钏路湿地、柬埔寨湿地、塞内加尔海滨湿地、美国SACRAMENTO保护区都有一整套科学的开发保护措施。税收政策在开发措施中清晰可见。我省腾冲的湿地税收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其操作模式也大致采用了以上三种办法,做到了群众受益、国家受益、开发商受益、环境保护也受益。作为极具特色的拉市海高原湿地,其开发价值之大,目前可谓世界首屈一指,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环境多样性已越来越超乎人们的想象。如何做到多方受益,切实做好保护工作,一直为各级政府倍加关注,也因此迟迟未能开发。拉市海高原湿地一旦开发,就将意味着世界的目光将聚集于此。做大、做强、做好、做精是各位专家学者、各级政府、部门对待拉市海高原湿地的唯一态度。因此,我们就应该十分虚心地学习其它湿地开发的经验,从拉市海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好丽江开发与保护的各个方面的工作,要有既对得起祖宗又对得起后代的负责的态度合理科学地利用好生态资源,造福群众,发展经济,力求使拉市海在开发之初就有一条科学、规范的道路可行,达到整个保护区内的各方面持续、稳定地发展。
总之,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这颗璀璨的明珠因其特殊的价值已更加耀眼夺目,我们税务部门更需要有战略的眼光做好一切促进税收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走生态税收之路,做好加强地方税源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紧紧围绕我市二次腾飞以及超常规、腾越式发展的思路,把拉市建设成为“丽江的后花园”而努力工作。要把开发保护与税收紧密联系起来,坚持税收经济观,全面落实好税收政策,改善税收管理,优化税收服务,促进经济发展,通过行之有效的税收促进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使拉市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更美,把拉市海高原湿地建设成为一个更加美丽、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
参考文献
1、《拉市乡高原湿地保护与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玉龙县拉市乡
2、《与时俱进、再创佳绩》 丽江市地税局局长 杨培高
3、《中国税收制度》 财政部税政司
4、有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