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财务评价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一)财务评价的基本概念
(二)现代企业财务评价的意义
二、现代企业财务评价的具体内容
(一)资金周转状况评价
(二)获利能力的评价
(三)偿债能力的评价
(四)财务状况趋势评价
三、现代企业财务评价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一)现代企业财务评价的程序
(二)现代企业财务评价的基本方法
四、企业进行财务评价需注意的问题
五、科创公司盈利能力财务评价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市场体系日臻健全,被全面推向市场的企业日渐增多,企业行为要求日趋规范、科学,评价、分析企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其整体水平,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任何企业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而财务评价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定期的对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其发展趋势进行评价,系统反馈有用的财务信息。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现代企业(公司)财务评价
一、财务评价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一)财务评价的基本概念
所谓财务评价,是指对企业各种财务信息资料进行加工,计算出一系列的指标据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成果。广义的财务评价包括对财务报表资料的评价和对各种财务决策的评价;狭义的财务评价则仅指对财务报表资料的评价。
(二)现代企业财务评价的意义
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是为了完整、系统、集中的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经济活动,向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有关人士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报表毕竟是历史性的静态文件,它们只是概括的反映了一个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获得系统有用的财务信息,还必须对报表上的各项数据进一步加工,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加以考察研究,才能评价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经营管理的得失。
使用财务报表的人,各自抱有不同的目的,都希望能从报表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财务信息。因此,应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审查研究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作出不同的财务评价。例如:企业投资者关心的是投资收益;长期债权人关心的是还款保障,他们需要的是对企业获利能力的评价。短期债权人关心的是资产变现的可能性,他们需要的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评价。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关心的是企业的稳定性及其职业的保障程度,他们需要的是对企业获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的评价。政府管理部门关心的是企业是否遵循各项财务与会计法规、准则和财会程序的完整性,他们要求的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总评价。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定期利用财务报表资料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经营成果,对于总结一定时期财务活动,规划未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的一般债券人和股东评价企业的信用程度,以及正确进行投资决策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企业财务评价的具体内容
企业财务评价的内容决定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和不同分析评价者的要求。为此,企业财务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周转状况评价
资金是投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价值的货币表现及暂时闲置的货币本身,一定数量的资金及其正常周转是企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资金周转反映企业经济资源投入与产出的经济过程。通过对资金周转状况的评价,便于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经营者和职工了解企业的整体素质,即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营运能力的强弱。
(二)获利能力的评价
获取较高的利润,是现代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反映指标。只有不断获取较高的利润,企业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对企业获利能力的评价,便于所有同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劳动占用(资金)与劳动消耗(成本费用)的获利水平。
(三)偿债能力的评价
“举债”是现代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来源。“举债”必须还本付息。通过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便于债权人了解企业清偿债务能力的强弱,自身债权保障程度的大小。
(四)财务状况趋势评价
企业财务状况发展趋势是改善还是恶化,关系到所有同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者的切身利益,企业的财务状况趋于改善,说明企业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兴旺;反之,则企业经济效益差,发展前景暗淡。通过企业各个历史时期财务状况的对比评价,或与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对比评价,便于不同的财务信息使用者了解和掌握企业有关方面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
三、现代企业财务评价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一)现代企业财务评价的程序
财务评价是一个选择、比较和分析、解释、判断的过程。它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与自己所需相关的各种信息,通过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重要联系,最后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所得结论加以解释,这就是财务评价的基本程序。所以财务评价的具体步骤分三步:
1、提出课题,明确要求
不同目的的财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财务信息侧重点不一样,财务评价的内容也不同。因此,进行财务评价,首先应明确提出你需要评价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比如:投资者(股东)着重需要了解自己投资收益的大小及其稳定与增长趋势。那么,应提出的课题是企业获利能力及其发展趋势的评价;经营者(或财务经理)需要了解企业的全面财务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应提出的课题是“全面财务评价”。
2、收集资料,了解情况
不同的课题评价,依据的资料不同。要进行准确的财务评价,除了以财务报表资料为主要依据之外,还需要一些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有关资料作为补充。所以课题一经确定,就必须围绕课题所需评价范围,收集大量的财务报表资料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关资料,作为正确进行财务评价工作的客观依据。
3、进行加工,作出评价
财务评价分为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
第一种 定量评价
所谓定量评价,就是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财务报表中所列示的有关财务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解释,从量上评价出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获利能力的定量评价,就要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计算出一系列反映获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如:企业一定时期的资本金利润率指标。分析、计算这个指标,也就是从量上评价资本占用的获利能力。
第二种 定性评价
所谓定性评价,就是根据评价者所掌握的情况和资料,凭评价者的智慧和经验,对定量评价的结果,作出企业财务状况优劣的评价结论。比如:上述企业资本利润率比其他企业高,且历年呈上升的趋势。那么,评价者就可以得出企业资本获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兴旺的结论。
(二)现代企业财务评价的基本方法
财务评价的依据是财务报表资料。财务报表中数字与数字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字所显示的变动趋势特别重要,通过这些内容分析报表中各数字之间的相关性,然后扩大视野,深入调查为什么会出现所示情况。因此,评价的基本方法通常有三种:
1、比率评价法
比率评价法是根据企业某期财务报表上的相关数据,确定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并加以解释,作出评价,据以考核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提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方法。一般常用的比率有:
(1)结构比率(又称构成比率)。指某一总体中的“某个构成部分量”占“总体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结构比率=(某个构成部分数额/总体数额)X 100%
(2)动态比率。指某一财务指标不同时期的数额相互对比,反映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动态比率=(本期数额/基期数额)X 100%
或 增减变动比率=[(本期数额-基期数额)/基期数额] X 100%
(3)相关指标比率。指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求得各项评价的财务比率。
2、比较评价法
比较评价法是指将被评价的指标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出差异的方法。
比较评价法的内容包括:
(1)本期与上期(或历史水平)比较;
(2)本期与计划(或目标)比较;
(3)本期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水平比较。
比较评价法的形式有两种:
(1)绝对数比较。表示数据差异,凭以了解金额变动情况。
(2)相对数比较。表示百分率差异,凭以了解变动程度。
3、趋势评价法
趋势评价法就是运用若干期的财务报表资料,对比有关项目各期的增减方向和幅度,揭示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变化及其趋势的方法。观察研究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比单看一期的财务报表了解的情况更多,对企业财务状况评价更准确。
四、企业进行财务评价需注意的问题
(一)严格遵守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在分析中应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
(二)在收集报表数据时一定要做大量的、细致认真的筛癣核对、校准工作,做到去伪存真,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有可靠的依据,从而保证财务评价的准确有效。
(三)对财务评价使用的财务价格(以现行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在进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时,只考虑相对价格的变化,不考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因素;在进行清偿能力分析时,除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外,还要考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因素,但只考虑到投产期末。
(四)要正确分摊成本和费用。首先,要注意不能过多地将固定费用分摊到一个项目上,从而会掩盖项目的真实情况,给产品整顿策略带来误差;其次,对新项目在开发过程中要给予扶持政策,在费用分摊上可适当降低比例,保证其有较低的价格,取得竞争优势,为其逐渐壮大创造条件。
(五)收益要靠销售(服务)来实现,因此,市场营销水平对项目成功与否、能否达到预想目标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买方市场条件下,竞争尤为激烈,提高企业的营销水平显得更为重要。
五、科创公司赢利能力财务评价
通过以上内容对财务评价的理论研究,现举例说明财务评价在现代企业中的实际运用。
科创公司是成都一家电脑软件企业,主要产品是办公软件。公司自创立之日起,实施技术领先战略,大胆创新,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2002年以来,公司推行事业部制,开发能力不断增加,产品日益多样化,公司收益更上一层楼,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分析其2002年到2004年三年的利润报表,可以看出其盈利能力增强的态势。
表一 利润表 单位:元
项 目
行次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一、产品销售收入
1
164701152.64
264976441.35
396927841.6
减:产品销售成本
2
136271227.58
2037435487.75
275324963.7
产品销售费用
3
547157.04
1982886
259663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4
7052868.79
10698255.45
13791200.6
二、产品销售利润
7
20829899.23
48551751.13
107552014.3
加:其他业务利润
9
213644.66
1134748.63
4527510
减:管理费用
10
3282942.78
14094770.35
38650761.6
财务费用
11
1641471.35
6800211.48
11480011.7
三、营业利润
14
16119129.84
28791517.93
61948751
加:投资收益
15
180735.48
492768
补贴收入
16
营业外收入
17
214473.70
2896.15
176784
减:营业外支出
18
2396472.06
3697551.18
10729880.5
加: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
四、利润总额
25
14037131.40
25277598.38
51888422.5
减:所得税
26
4632253.36
8341607.47
15067216.4
五、净利润
30
9404878.04
16935981.91
36821206.1
表二 利润分配表 单位:元
项 目
行次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一、税后利润
减:应交特种基金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减:归还借款利润
单项留用利润
二、可供分配的利润
加:盈余公积补亏
减: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三、转作奖金的利润
四、未分配利润
1
2
3
4
5
10
11
12
13
14
20
36821206.1
510000
30000
36341206.1
112000
4540000
13675000
18238206.1
16935891.91
350000
27000
16612981.91
154000
2194000
8673400
5899581.91
9404878.04
231000
45000
9218878.04
267000
1247000
5493600
2745278.04
科创盈利能力分析主要侧重以下指标:
1、销售利润率
根据科创公司2002、2003、2004年度利润报表和利润分配表上有关数据计算该公司的销售利润率指标。
表三 销售利润率指标 单位:元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税前利润总额(a)
14037131.40
25277598.38
51888422.5
应交所得税(b)
4632253.36
8341607.47
15067216.4
税后净利润(c=a-b)
9404878.04
16935990.91
36821206.1
销售收入总额(d)
164701152.64
264976441.35
396927841.6
销售利润率(c/d)
5.71%
6.39%
9.28%
计算结果表明,该公司2003年度销售利润率比2002年度增加了0.68%(6.39%-5.71%);2004年度销售利润率比2003年度增加了2.89%(9.28%-6.39%)。说明本公司从2002年开始,生产经营能力逐年提高,并且提高幅度逐增大,公司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成长期。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公司三年中税后净利的增长幅度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
2、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全部资产平均余额
资产周转率(天数)=计算期天数/资产周转次数
根据公司报表中有关数据计算该其2002、2003、2004年度的资产周转率。(公司2002年初资产余额为146943427.34元,资产平均余额的计算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表四 资金周转率指标 单位:元
2002年度
2003年度
2004年度
期初资产余额(a)
期末资产余额(b)
资产平均余额(c=(a+b)/2)
销售收入总额(d)
资产周转次数(d/c)
资产周转天数(c/(d/360))
146943427.34
217268048.74
182105738.00
164701152.64
0.9
400
217268048.74
229682915.60
223475482.20
264976441.35
1.19
302.6
229682915.6
304187031
266934973.3
396927841.6
1.49
242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科创公司2003年度资产周转速度比2002年度加快了0.29次(1.19-0.9);2004年度资产周转速度比2003年度加快了0.3次(1.49-1.19),表明公司使用资产的效益有所提高,应充分挖掘潜力,合理利用所拥有的经济资源,以求增加企业销售额,加速资产周转。
3、资产报酬率
根据公司报表中有关数据计算该公司的资产报酬率指标。
表五 资产报酬率 单位:元
税前利润总额(a)
14037131.40
25277598.47
51888422.5
应交所得税(a)
税后净利润(c=a-b)
资产平均余额(d)
资产报酬率(c/d)
4632253.36
9404878.04
182105738.00
5.16%
8341607.47
16935990.91
223475482.20
7.58%
15067216.4
36821206.1
266934973.3
13.79%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公司2003年度资产报酬率为7.58%,也就是指每百元资产的运用可带来7.58元的收益,与2002年度相比,该项指标增加了2.42%(7.58%-5.16%);在2004年度中,该项指标较2003年度提高了6.21%(13.79%-7.58%)说明企业运用资产的效率逐年提高,盈利能力有显著提高。
以上仅仅是对科创公司部分财务报表进行的部分财务评价。在我们现代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有太多的财务报表需要我们运用财务评价知识开展。财务评价这一工作本身也必将随着财务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中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复初 黄卓夫《财务管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
2、王建华《现代财务管理》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2年
3、王庆成《财务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4、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颁布的关于企业效绩评价的有关文件
5、《企业财务通则》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 6、《财会月刊》1998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