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资产清查概述
二、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
三、对固定资产要查清固定资产帐面值,清理出待报废的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
四、以固定资产清查结果为依据,建立帐卡
五、单位在清查工作基本结束之后,对本单位的工作情况,要按统一要求进行对照检查
内 容 摘 要
范文阐述了固定资产清查的概念、范围及清查程序,结合单位实际对固定资产帐面值、清理出待报废的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盘亏、盘盈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过程。
浅述固定资产的清查
固定资产的清查,是为了全面摸清家底,了解和分析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状况,为加强单位财产监管奠定基础;为制定科学和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定量、定额标准提供准确数据;是为了实现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
固定资产清查概述
单位应当于每年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平时,可根据需要,组织局部的轮流清查或抽查。固定资产的清查方法是实地盘点。
单位应对固定资产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实地盘点一次。在清查中要把实物盘点同核查帐务结合起来,以物对帐,以帐查物,查清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做到见物就点,是帐就清,不重不漏。保证资产清查结果的真实、准确。
二、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
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包括房屋建筑屋、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等。
(一)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屋,依据国家核发的房屋产权证进行登记,未办理房屋产权证的单位需按照国家划拨使用的有关文件、证明先行清理登记,待清查工作结束以后,应按国家制定的房产管理的有关政策办理。
(二)对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购买的房屋建筑物,应按实际购买价格进行清查登记。
(三)对单位依法占用和出租、出借给其他企业、单位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单位举办国内联营、合资企业以使用权作价投资或入股的房屋建筑物等都要分类清查登记。
三、对固定资产要查清固定资产帐面值,清理出待报废的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
(一)固定资产的价值构成固定资产的帐面值
固定资产价值的构成是指固定资产价值所包括的范围。从理论上讲,它应包括单位为构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既有直接发生的,如购置固定资产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有间接发生的,如应分摊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合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等。
由于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不同,其价值构成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差异。
1、单位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加上支付的场地整理费、装卸费、运输费、安装费、税金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入帐价值。
单位用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时,应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帐价值。
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认帐价值。
4、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按原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前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帐价值。
5、对租出的固定资产由出租方负责清查,没有登记入帐的要将清查结果与承租方进行核对后,登记入帐。
6、对借出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转让出去的资产,要认真清理收回或补办手续。
7、文物和陈列品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固定资产,在资产清查中原则上只登记品种、等级和数量。能够估计的文物和陈列品都要估计入帐;对新征集的文物,应按实际收购金额入帐。
8、对已列为固定资产的图书,以图书的标价为依据进行价值量登记;没有标价的,只查清实物量,不作价值量反映。
9、对捐赠资产的清查,有价的应按帐面价值进行登记;对无法确定其价值量的,则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帐价值:(1)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认帐价值。(2)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认帐价值。如受赠的系旧的固定资产,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的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帐价值。
10、经批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帐面价值加上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入帐价值。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中,还应当包括单位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单位为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与所购置的计算机硬件一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二)盘亏、盘盈的固定资产,要认真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1、盘盈的固定资产
单位在固定资产清查中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应经过一定的程序后方能处理。在尚未处理前,为使固定资产的帐面数额与实存数保持一致,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核算,处理时,再转入有关科目。
对于在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盘盈的固定资产经批准以后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科目。
[资料]我单位在2005年12月31日的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
发现没有入帐的打印机一台,同类打印机的市场价格为8000元,该盘盈资产估计折旧为2000元。经批准,该打印机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有关帐务处理如下:
(1)盘盈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6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6000
(2)盘盈固定资产经批准转销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6000
贷: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 6000
2、盘亏的固定资产盘盈固定资产
单位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时,应按盘亏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的原价,待记“固定资产”科目。盘亏的固定资产报经批准转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科目,待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待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
[资料] 我单位在2005年12月31日的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
盘亏计算机一台,其帐面原价为10000元,已提折旧为2000元,该计算机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为4000元。有关帐务处理如下:
盘亏固定资产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4000
累计折旧 2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
(2)报经批准转销
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 4000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4000
(三)固定资产的报废
固定资产的报废有的属于正常报废,有的属于非正常报废。正常报废包括:使用磨损报废和由于技术进步而发生的提前报废;非正常报废主要是指自然灾害和责任事故所致。固定资产正常报废与非正常报废的会计处理基本相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单位清理出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应按清理固定资产的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2、发生的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以及应交的税金,也应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实际发生的清理费用以及税金,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科目。
3、出售收入和残料等的处理。单位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的变价深入等,应冲减清理支出,按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款及残料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4、保险赔偿的处理。单位计算或收到的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损失时,应冲减清理支出,借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如果是由于正常原因造趁成的,并且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冲减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如果工程项目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属于筹建期间的,冲减长期待摊费用(筹建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不属于筹建期间的,直接计入当期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如果是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属于筹建期间的,冲减长期待摊费用(筹建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不属于筹建期间的,直接计入当期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四)对清查出的各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要查明购建日期、使用时间和技术状况等,按调拨(其价值转入受拨单位)、出售、待报废等提出处理意见。
四、以固定资产清查结果为依据,建立帐卡。
经过清查后的各项固定资产,要区别固定资产的用途和使用情况(指在用、未使用或不需用等)进行登记,建立健全实物帐卡。同时,对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及主要固定资产需按《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94)逐项记入,并登记相应的明细资料。附表如下:
固定资产明细表(房屋建筑物类)
填报单位: 单位:元
固定资产分类代码
房屋建筑屋名称
已使用年限
建筑面积(平方米)
使用面积(平方米)
出租面积(平方米)
数量(栋、座)
原值
使用状况
使用单位
备注
帐面数
清
查
数
帐
面
数
清查数
注:
固定资产明细表(交通运输工具类)
填报单位: 单位:元
固定资产分类代码
具体型号及名称
牌照号码
排气量(升)
购买日期
已使用年限
已行驶里程(公里)
数量
原值
使用状况
用途
备注
帐面数
清查数
帐面数
清查数
固定资产明细表(通用及专用设备类)
填报单位: 单位:元
固定资产分类代码
具体型号及名称
购买日期
已使用年限
数量
原值
使用状况
备注
帐面数
清查数
帐面数
清查数
从上表可以归类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基本情况,便于分析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挖掘固定资产的使用潜力,促使单位合理地使用、配备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其效用。
五、单位在清查工作基本结束之后,对本单位的工作
情况,要按统一要求进行对照检查。
(一)对照检查。单位按清查工作的统一要求,采取专职清查人员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认真对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更正,编制出本单位清查报表。
(二)复查。在对照检查的基础上,由单位组织人员进行复查。
(三)抽查。为保证清查工作结果的客观、真实、准确,各单位应对清查结果进行抽查,对清查工作的实物盘点、原始帐务资料、工作过程及问题处理等进行全面审核。
对盘亏、盘盈、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并根据单位的管理权限报批后,在期末结帐前处理完毕。如盘亏、盘盈、毁损的固定资产,在期末结帐前尚未经批准的,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应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按其差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通过固定资产清查,可以认真核实和处理单位的各种
帐外资产以及固定资产盘亏、盘赢和资产损失等问题,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促进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通过固定资产清查,揭示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规章制度,并督促单位建立健全各项财产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形成单位内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防止前清后乱,加强单位财务资产管理工作,促进单位全面发展和提高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企业会计制度》
(2)《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
(3)《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
(4)《预算单位全查清产核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