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3 企业责任成本计算资料表
对于该计算图表,笔者认为有必要作出如下说明:
1.在实际社会的企业组织中,组织层次要远远比该例复杂。但是我们在进行责任成本核算时,完全可以先进行组织层次的划分,明确在一个组织体中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区分。并结合企业中的原有组织结构,把某个特定组织归集为唯一确定的某一种责任中心。进而可以对该组织体按照“责任、权利、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核算与考评。
2.本例的计算,首先将企业中的班组、车间、厂部与责任成本定义中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一一对应。并按照从低到高的核算顺序依次核算。首先将班组所发生的耗费区分为“应计可控”、“不可控”两大类别。可控的成本直接归集到该班组,并为后一环节考核作准备。同时将不可控部分进行结转,转入车间层次或厂部层次。从逻辑角度来看,同一笔不可控成本的资金耗费,应该有明确的核算归属对象。要么是完全属于某车间,要么完全属于厂部,要么是以某种数量、金额比例分别属于车间及厂部。但是不应该出现同一耗费重
复归集重复核算的情况。在所有班组完成各自核算后,以“班组小计”的形式集中反映该层次(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由于班组是最基层的责任中心,所以班组小计的项目栏与某个具体班组核算的结构一致。相同的道理,某个车间层次的核算结构也包括“应计可控”、“不可控”两大类别。但是区别之处在于,车间作为较班组更高一级的责任中心,车间必须处理一部分从班组结转而来的不可控成本。这一部分成本的“不可控”是对于班组而言,车间有责任将其归集到自身核算范围内统一处理。另外,车间自身发生的成本当中,也有一部分是车问不可控,应该顺次向更高一层级结转。4这样,某一个车间的核算结构就可以安排为“应计可控”、“低级转入Ai,,、“可控合计”、“不可控”四部分。“Ai”在这里表示班组的不可控成本合计数分配给不同车间的不同份额。∑低级转入A,=班组“本级不可控合计”中结转给的车间层次的那一部分不可控成本。而车间也要将本层次的不可控成本结转给厂部。对于厂部来说,其核算结构可以分为“应计可控”、“低级转入i”、“本级可控合计”等。“低级转入i”表示了从各个低级层次分别结转给厂部的不可控成本部分。
3.在实际工作中,同一层次的不同组织体之间可能也会有相互的成本耗费。比如在班组层次中,班组l可能会与班组2存在交互成本,班组3又可能会与班组1互相耗费。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首先在同层次不同组织之问相互分配成本耗费,正确归集成本后,再向上一层次转移。
4.表2~1所示,按照产品成本与责任成本进行核算,就好像是“切同一块馅饼”的两种不同方法,虽然切出来的形状各异,但加总到一起之后,总量应该是相同的。
在本例中,我们可以有如下的计算演示:
产品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单写为:
PC=7)+8)+9)+12)+13)+16)+19)
=32050+28350+6810+70480+10300+58350
=257150
而相关责任成本的计算可以表示为:
RC=7)+17)+22)
=32050+141530+83570
=257150
三、责任成本核算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在进行责任成本核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责任中心
企业应当根据其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和特点,具体确定责任中心,进而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责任成本体系。责任中心的应用范围不应受到不恰当的限制,任何发生成本费用同时又对这些成本费用负有责任的单位和部门都可以成为责任中心。
企业在生产规划工作当中,应将特定产品的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单位,使各个责任单位明确各自的目标及其应完成的任务。譬如,生产分厂作为责任成本中心,就可将某产品的标准成本分解划分至分厂下属的各个车间中去,而每一个车间又可以将分厂落实的成本任务指标再按一定标准划分到下属的若干班组中去,依此类推。
企业应当根据“责任分清”的原则,按标准成本转账,以正确计算和考核各个责任成本中心的经营业绩。
(二)划分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应当将各个责任成本中心所发生的成本按可控性的标准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责任成本中心只对其可控的成本承担经济责任。为充分发挥责任成本会计的积极作用,明确成本的“可控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责任成本中心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当中,只有那些能被此责任成本中心所控制、并为其工作好坏所影响的成本,才是“可控成本”,反之,则不是“可控成本”。
一般情况下,“可控成本”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各责任成本中心知道即将发生的成本和耗费的性质;
(2)各责任成本中心能够对其发生的成本和耗费进行计量;
(3)各责任成本中心能够控制并调节这些成本和耗费;
企业应分别就不同的责任中心来记录、计算、归集、报告各种成本差异,并据此评价和考核各个责任成本中心的成本控制业绩。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5卷,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2、美国会计学会: 《成本概念与标准》,2000年
3、欧阳清,万寿义主编:《成本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5卷,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5、欧阳清,万寿义主编:《成本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6、周晓云,吴杰:《浅谈责任成本及其考核》,威海市审计局审计网,
://.weishen.gov.cn/dispxxnr.asp?id=40936。2005年12月
7、《施工项目现场成本管理》,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网络学习资源中心,
htlp://3471earn.ie.tsinghua.edu.cn/10001door/ie-weiku-xm-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