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利润-全部成本-所得税
全部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
长期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1)由公式“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可知,净资产收益率受到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的影响,即要想提高净资产的盈利水平,可以通过提高资产负债率或提高总资产的盈利水平来实惠。公司是想通过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负债率来提高净资产的盈利水平的。06年公司的权益乘数比05年有所提高,总资产净利率也有所上升,最终使得净资产收益率比05年上升。
(2)由公式“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可知,总资产净利率又受到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的影响,即要想提高总资产的盈利水平,可以通过提高总资产的周转速度或者提高商品经营的盈利水平来实现。从上述分析可知,06年总资产净利率的上升,是由于总资产的周转速度与销售净利率同时上升所引起的。
(3)由公式“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可知,销售净利率增加主要是由于净利润增加所引起的;“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分析可知总资产周转率比去年有所上升,但幅度不大,主要是因销售收入增加引起的,由上面分析可知行业在这里起了较大作用。
四、综合分析
公司
行业
偏离率
公司
行业
偏离率
公司
行业
主营收入增长率(%)
32.93
49.77
-16.84
14.50
32.68
-18.18
127.10
52.30
净利润增长率(%)
56.26
101.97
-45.71
6.61
15.15
-8.54
750.92
573.18
流动资产增长率(%)
11.10
37.58
-26.48
19.33
10.31
9.02
-42.59
264.46
固定资产增长率(%)
60.91
35.91
25.00
6.11
16.80
-10.69
896.28
113.70
总资产增长率(%)
38.23
36.69
1.53
10.90
14.23
-3.34
250.77
157.78
可持续增长率(%)
0.69
7.28
-6.59
7.15
4.94
2.20
-90.34
47.32
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需要不断的发展,通过对企业的成长性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企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的趋势。公司本期净利润增长率,较上年同期提高49.65%,总资产增长率较上年同期增长27.33%,说明公司成长能力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本期公司在扩大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增加公司资产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公司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未来公司继续维持目前增长态势的概率很大。从行业内部看,公司成长能力在行业中处于较差水平,本期公司在扩大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增加公司资产方面都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公司的成长能力亟需进一步提高。在成长能力中,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的变动,是引起增长率变化的主要指标。煤炭生产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了较大提高,主要原因是:1、市场需求旺盛、销售价格提高。
2005年,良好的煤炭市场形势为公司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公司将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加强资本运营,提高经济效益;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坚持高产高效,夯实安全基础;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努力全面完成全年的生产经营目标,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公司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公司应充分利用综合经营的优势,科学管理,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坚持以增收节支为重点,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全方位降低单耗,全面加强营销管理,多渠道增加收入,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
2、继续健全和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行为,推行财务预算管理,强化财务预算的刚性约束,努力减少财务费用,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加强公司内部计划管理工作,注重企业内部的平衡和协调,实现均衡生产,同时继续强化以细化指标分解、量化标准考核、刚化奖罚兑现为核心的经营考核工作。
4、煤炭主业坚持高产高效建设,明确高产高效采掘队建设的目标,落实高产、高效采掘队建设的措施,强化高产高效采掘队建设的考核,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5、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资产、机构、人员的整合重组,继续完善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6、强化安全管理和质量标准化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系统,加强班组建设,规范职工作业行为,贯彻落实各项安全制度措施,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确保安全生产。
7、加强技术管理工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建设提供技术保障,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围绕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点和难点,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工作,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8、以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目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启动素质工程,为企业生产经营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参 考 文 献
张先治,《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戴欣苗,《财务报表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杨显英,《财务分析理论与实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朱清贞,颜晓燕,《财务管理案例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史继坤,《财务报告的阅读与分析》,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
新浪财经网(://money.finance.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