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内 容 摘 要1
1、“营改增”对金融业的影响2
1.1“营改增”现状2
1.2“营改增”对金融业的影响3
2、金融业应对“营改增”带来的影响的措施4
2.1基于纳税主体的视角4
2.2基于征收主体税收征管部门层面6
结论8
参考文献9
内 容 摘 要
随着“营改增”形式的出现以及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金融业已经成为目前“营改增”这一政策的主要试点行业。“营改增”对于整个金融市场都有重大的影响,金融业成为“营改增”政策的热点试点行业的原因在于目前金融业更加符合“营改增”政策的要求。面对“营改增”这一政策,金融行业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一税收形式,以此来推进金融行业更加稳定地发展。本文通过研究“营改增”的现状以及“营改增”对金融业的影响等角度出发,从纳税主体以及纳税主体税收征管部门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金融行业更加有效、顺利地应对“营改增”这一政策的措施。通过政府部门以及金融企业的共同努力,以使金融业更好地完成公司的“营改增”工作,促进金融行业健康、顺利地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金融业;解决措施
1、“营改增”对金融业的影响
1.1“营改增”现状
“营改增”之前金融业实行的是营业税,金融业在营业税方面承担着较重的压力。我国金融行业不仅要上缴相应的营业税同时还有一些附加的税费以及相应的企业所得税。各自的税率分别为:营业税为全部营业收入的5%,附加税费为在营业税的基础上计征10%以上的税费,企业所得税为营业收入的25%。根据以上的税费额度可以看出,金融业目前的营业税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较为沉重。由于其高额的营业税导致了我国金融业无法实现快速高效地发展。主要表现在:金融业除了较高的营业税之外,同时由于较为严格的分类计税法的限制导致在进行金融产品转让业务过程中无法进行产品之间的相互抵扣。由此可见,高额的营业税以及分类计税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金融业的发展,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一大阻碍。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出现,增值税也逐渐走入各大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增值税相对于营业税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
增值税在进行税收过程中不会因为流传的环节多而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为运用在流传过程中而形成的增值额进行征税,从而有效减少了重复征税的现象。
第二,增值税与营业税相比更加的公平公正,其在征税环节中主要依据企业的新增价值,新增价值多负税多,新增价值少负税相对来说会少。在征税的过程中主要依据企业的能力以及新增价值的评定进行合理的征税,因此也更加地公平。在征税过程中不会区别对待各个经济主体,从而使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的缴税上实现了公平,进而有利于企业可以在公平健康的环境下进行发展。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实施“营改增”这一政策之后,金融行业的税收明显下降。
金融业成为“营改增”政策的热点试点行业的原因在于:目前金融业更加符合“营改增”政策的要求。由于金融业如今在其运营以及资金的使用、流通方面都较为混乱和复杂,在进行金融业征税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在金融行业运行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银行的贷款或者一些中间业务,如果按营业全额征税,很可能会出现对金融业的劳务过程进行再次征税,从而导致了重复征税的现象。同时金融业其在科学技术的水平以及信息化程度方面都更优越于其他的行业,因此其更符合结合网络增值税发票系统进行增值税缴纳的客观要求。因此,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对金融业实施“营改增”更具有意义,同时也可以促进金融业健康平稳的发展。
1.2“营改增”对金融业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在税负以及征税方式上都对金融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在税负方面,针对金融业来说,税负由原来5%的营业税转变为如今6%的增值税,虽然从表面上看税负的数字是增加的,但是实际上其税负却是降低了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营改增”之前企业的营业税虽然名义上来说仅为5%,但是实际上除了要上缴5%的营业税之外,还要计征10%的附加税费以及25%的企业所得税。从数据上就能看出,高额的税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但是随着“营改增”进入到金融行业,企业不再是缴纳沉重的营业税,而是仅缴纳6%的增值税,同时采取缴纳增值税的方式也使企业避免了进行重复缴税的现象,从而有效降低了金融业的税收负担。
第二,在对金融行业实施“营改增”之后,对金融业的征税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今我国的征税方式主要有“一般征收法”以及“简易征收法”两种征税方式。两种征税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计算应纳税额的方式不同,一般征收法的计算方式为用当期销项税额抵减当期进项税额从而得出应纳税额。而简易征收法却与一般征收法存在很大的不同,简易征收法的计算方式为按税率简单乘以应税收人的方式得出应纳税额。两种方法都各有其优点也各有其缺点,在对金融业进行全面的“营改增”之后,预测金融行业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不同而进行征收方式的选择。
HM保险公司是一般纳税人,按月申报增值税,2017年9月申报贷款利息总收入总计2425万元,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145.50万元,实际缴纳增值税为0万元,实际缴纳增值税与按营业额计算的营业税128.53万元相比减少128.53万元。主要原因在于HM保险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收入为贷款利息收入和服务业的收入,“营改增”后HM保险公司9月新增可抵扣的进项税额512万元,HM保险公司抵扣完9月销项税145.5万元后,还留有可抵扣进项税额336.50万元。可见“营改增”后大大的降低了金融业的税负。
除此之外,“营改增”对于信息系统的要求也对金融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金融行业开始进行“营改增”,其原来的信息处理方式以及各种税务方面的管理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化。金融业进行“营改增”,由于税收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导致金融业的公司在进行会计核算、预算管理以及报表管理和发票管理等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程度上的变化,因此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也需要进行改造和升级。同时,在进行信息系统的改造升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己固有的资金以及进行信息系统升级需要的成本,要保证在进行信息系统升级之后可以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从而避免由于过度重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而损失了企业的利益。通过兼顾企业的成本以及效率,争取在进行信息系统的改造过程中可以用最小的成本以及开支达到较好效果的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从而有效防止了由于“营改增”政策的深入导致金融行业出现了亏损的现象,也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营改增”政策而给金融企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营改增”对于整个金融市场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营改增”对于金融市场的债券市场以及货币市场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在债券市场方面,由于“营改增”的深入,使得债券利息的征税范围扩大,除了国债和地方债之外,其他债券都需要征收增值税。在货币市场方面,同业拆借免税范围缩窄,债券回购业务买入返售债券利息收入需要征税,因此导致融资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增加。
2、金融业应对“营改增”带来的影响的措施
2.1基于纳税主体的视角
作为纳税主体的金融企业来说,金融公司在应对“营改增”政策时,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才能进行正常的企业纳税管理。企业为了能够顺应“营改增”政策,首先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纳税管理部门或者是进行“营改增”工作的工作小组创建,工作小组的成员应该具备“营改增”的专业知识,要熟练掌握“营改增”的制度政策以及“营改增”的工作内容。其次,“营改增”小组要对公司的运营以及资金状况有充分的了解。要了解公司的服务类型、公司的进入产品以及公司的财务和税收状况。同时,在“营改增”工作小组中应该存在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便于工作小组对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形式以及工作状况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顺利地完成“营改增”形式的改革。
金融行业的公司由于其内部的工作部门较多,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往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企业进行“营改增”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加强公司内部沟通的过程中,为了使“营改增”工作小组可以更加高效地展开工作,公司的财务部门和税务部门之间应该保持长期和有效的联系,财务部门和税务部门在进行“营改增”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及时地沟通。在“营改增”过程中,当企业在财务以及税务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时,通过部门之间有效的反馈以及交流和探讨,找寻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在进行“营改增”过程中对企业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在进行有效的企业内部沟通之外,金融公司也应该加强与企业外部之间的沟通。为了更加的了解“营改增”的政策以及实施情况,企业应该加强与外部的各个部门机构以及相应的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通过与外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及时地了解有关金融行业的一些政策与制度,同时也可以及时地掌握国家出台的一些法规以及政策或者政策的变动。当公司在“营改增”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疑惑或者问题时,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部门机构进行有效地沟通和讨论,从而探求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而有效地维护了公司的整体利益。
由于目前金融业依旧属于“营改增”的试点行业,在进行“营改增”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由于增值税抵扣范围过窄、项目延迟等情况而造成一定税负增加的状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国家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因此,企业通过与行业内的其他公司或者协会进行长期的沟通可以及时地了解到“营改增”政策的出台或者变动,同时企业也应该充分利用像税收补贴这样的政策,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从而有效运用“营改增”政策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
在进行“营改增”过程中,由于相应的发票以及税收管理等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动,因此需要企业重新调整自己的信息系统,进行企业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为了能够满足“营改增”政策的需要企业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同时着手,进行企业的信息系统改造和升级,首先要进行财务核算系统的升级,只有对财务核算系统进行合理的升级,才可以正确地顺应“营改增”的需要。其次要将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进行有效的对接,将财务核算系统与纳税申报系统以及开票系统进行有效地关联,通过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和将各个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对接与关联,从而有效地满足了“营改增”对于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的需要。
公司要进行进项税方面的管理。由于进项税是“营改增”政策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于进项税的管理。企业首先应该通过进行对公司业务的有效梳理,进而进行进项税管理方案的制定。对于在企业的业务中不能取得进项税发票的业务,公司可以通过向相应的税务机关申请定额抵扣的特殊待遇。其次,公司在进行进项税管理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公司内部的管理,在“营改增”的浪潮中,金融公司可以借助这一趋势进行企业内部业务以及服务等的管理。要加强公司内部的风险控制以及管理,同时要强化公司的财政以及税务和业务系统的对接以及关联,要加强公司的财政税务管理。针对有关于增值税以及进项税等相关的业务以及活动要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同时公司也应该充分利用税收补贴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运用“营改增”加快企业的发展进程。
除此之外,为了让公司内部的员工都能对“营改增”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及掌握,公司应该对公司的员工进行“营改增”相关政策以及制度等方面进行专业的培训。同时也可以安排相应的部门对于有关增值税以及相关“营改增”政策进行一些手册以及文件的制定,让公司员工们了解到增值税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步骤,进而让企业中的员工对“营改增”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有效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知识修养以及提高了员工的专业工作能力。
2.2基于征收主体税收征管部门层面
对于“营改增”的征收主体来说,为了能够使金融行业“营改增”更加顺利的进行,“营改增”的征收主体部门应该进行相应的税收管理以及完善。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对于税收的优惠政策等进行分类和细化。由于金融行业的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产品的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涉及面较广。为此,政府应该对于税收方面做出更加细化的规定,要对银行、证券以及保险服务的免税、优惠税率及不征税的界定范围进行合理的分类并且要做到谨慎的细化。其次,在推进金融业“营改增”的过程中,政府要对于“营改增”政策以及制度进行及时的发布,当金融企业在进行“营改增”过程中出现一些普遍的问题时,政府要针对相应的“营改增”政策做出一定程度上的修改以及完善。对于作为征税主体的税务部门来说,相关的征税部门应该正确及时的开展征税工作。在“营改增”征税的过程中应该要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及反馈“营改增”的实际实施情况,同时要将“营改增”改革的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到金融行业中,以使金融行业切实体会到了“营改增”带给企业的好处,有效地使金融行业在进行“营改增”时得到健康的发展。
由于一些金融公司在进行“营改增”过程中并不能进行熟练的操作,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对于“营改增”进行流程的优化,同时要提高征收管理的效率。在进行“营改增”过程中,为了能够使金融业“营改增”更加顺利的进行,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金融业的指引,要让金融业提高对于内部财政税务管理方面的重视。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依靠财政、税务、海关以及金融监管等相应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有效加强企业在税收方面的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以及完善,从而实现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信息分类管理和共享,通过信息的共享可以有效地掌握金融业各方面的信息,从而通过信息化以及专业化的方式提升了政府部门的征税管理效率。
由于“营改增”在金融行业刚刚实施,所以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相应的问题。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营改增”风险的防范,应该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的优势与职责。通过让税务部门与企业之间加强沟通,通过走访以及调研等的方式了解金融业“营改增”的状况,通过深入的交流与了解,从而可以更加明确的判断是否存在税收风险,当存在一定的税收风险时,税务部门应该进行及时的调整以及进行“营改增”的管理与完善,从而有效排除税收的风险。同时政府部门应该搭建起由企业财务指标、税收指标和其他统计指标组成的监控数据指标体系,从而对相应的指标进行有效的监控,对一些可能存在的金融税收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以及控制。
政府部门要通过相应的沟通渠道加强企业通过税务机关进行相关政策辅导的意识。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一些普遍的聊天软件如QQ、微信等公众聊天平台建立大型的金融业“营改增”政策交流群。通过聊天群的建立,政府相应的税务部门通过不定时的在群里发布一些“营改增”的政策或者与金融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提高金融行业对“营改增”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金融行业寻求税务机关辅导的意识和意愿。进行“营改增”对于金融业来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根据金融行业的性质以及税种特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类型等进行应对风险的策略研究,从而提高了金融行业进行风险预防和防范的能力。
结论
随着“营改增”在金融行业不断地深入和开展,“营改增”对金融行业势必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金融行业在“营改增”的过程中在征收方式以及税负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转变。“营改增”大大降低了金融行业的税务负担,同时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对于金融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金融业在进行“营改增”过程中也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因此为了顺应和满足“营改增”的需求,金融行业应该进行信息系统的升级与改造,同时要加强企业内外部的沟通,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税务管理,同时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作为征收主体的政府来说也应该加强对“营改增”相应政策的完善和管理,相关税务部门应该加强与企业间的沟通,从而通过金融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共同努力,让“营改增”政策可以使金融行业降低沉重的税务负担,可以更加快速高效的发展,同时更加健康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玥.全面““营改增””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分析——以商业银行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8(18):102-103.
[2]彭红丽.“营改增”对金融业的成本、收入、利润影响及相关建议分析[J].时代金融,2017(33):20+30.
[3]肖哲尹.““营改增””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9):65-66.
[4]孙翎. “营改增”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7.
[5]张丹.““营改增””对金融业三大板块差异性影响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5):178-179.
[6]张利文.从财务角度看““营改增””对金融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6(19):217.
[7]李宪书. ““营改增””对YC建筑公司财务管理影响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
[8]张子乾.全面“营改增”对金融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20):164-165.
[9]张春瑜.关于““营改增””对金融业的税收影响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08):296.
[10]曹阳.“营改增”对金融企业的影响及财务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2):276-277+279.
[11]冯茜.““营改增””对金融企业实务操作带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156-157.
[12]黄金海.浅谈“营改增”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会计师,2016(1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