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内容摘要 2
一、对企业长期负债偿债能力指标进行分析 3
、比率指标 3
、乘数或倍数指标 4
二、负债融资对企业价值和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5
三、负债风险经营分析 6
1、优化资产结构 7
2、优化负债内部结构 7
3、提高企业风险意识 8
4、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8
四、结语 8
参考文献 9
内 容 摘 要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负债为企业带来了许多益处,却也成为了企业的一把双刃剑,其所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因此,亟需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管理负债的能力。本文借鉴国内现有研究成果,从有关负债的相关理论入手,通过对负债的偿债能力指标、负债融资、负债经营风险以及负债的账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企业负债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为加强企业负债管理提供有用信息。
有关负债的会计问题研究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为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管理负债的能力,有必要对与负债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企业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增加经济收入,督促管理企业的负债流向,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企业长期负债偿债能力分析
从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总负债/总资产”来看,它是全部负债的偿债能力指标。商业市场大部分为流动负债,其资产负债率主要反映的是流动负债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是如此,与之密切相关的权益比率、负债比率也都是衡量全部负债偿债能力的指标。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评价偿还本金能力的,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二是评价支付利息能力的,如已获利息倍数。偿还本金用资产,支付利息用税前利润,它们的性质是不相同的。已获利息倍数,第一,它不能用来衡量企业长期负债本金的能力。第二,利息费用中包括流动借款利息,对许多企业来说是大部分流动借款利息,故不能用其衡量企业支付长期负债利息的能力。要衡量企业对其长期负债能力需通过比率指标和乘数或倍数指标两大类来评价。
比率指标
指从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中的长期资金占长期资产的比重上,分析评价企业对长期负债的偿债能力,所以又称为“结构分析”。对照现行的资产负债率、权利比率和负债权益比率,现提出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权益比率和长期负债权益比率三个指标。
1.长期资产负债率。指长期负债占能偿债的长期资产的比例。公式为: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能够用来偿债的长期资产=长期负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出流动资产以外的都是长期资产,递延资产、其它资产不能用来偿债。能够偿债的长期资产指包括固定投资、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若企业没有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则指标可以改为:固定资产负债率=长期资产/固定资产净值
那么合适的比例范围是多大呢?长期资产所占用资金时间长,资金回收的速度慢,故一般应主要用所有者权益购置。用负债购置的部分一般应该在30%-40%以下,不超过三分之一最好。最高不超过50%,否则说明用长期负债购置的资产占长期资产的多数,长期负债偿债能力会产生问题,财务风险较大。
2.长期权益比率。指所有者权益中投资在长期资产上这部分占可偿债长期资产的比重。所有者权益一部分在流动资产上,它也就是营运资金或流动成本。其余的占用在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上(它也可能占用在递延资产的其他资产上,但这两部分资产与偿债能力分析无关,可将其排除在外),可把它称为从长期主权资金或长期资本,它可以用可偿长期资产减除长期负债求得。由此这个指标的相关计算公式为:长期权益比率=长期主权资金/可偿债长期资产=(可偿债长期资产-长期负债)/可偿债长期资产
那么合适的比例范围是多大呢?一般来说,长期资产中用主权资金购置的至少应占三分之二,即在60%-70%以上较为合适,最低应在50%以上。如果低于50%,说明长期资产中用长期负债购置的超过一半,财务风险较大。
以上两个指标间的关系是: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权益比率=1
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权益比率
长期权益比率=长期资产负债率
3.长期负债权益比率。指长期负债与长期主权资金的比率,公式为:长期负债权益比率=长期负债/长期主权资金=长期负债/(可偿还长期资产-长期负债)
其比例范围一般应小于100%,若大于100%,则说明长期负债数额大于长期主权资金,企业偿还长期负债能力弱。
(二)乘数或倍数指标
它是指可偿债长期资产为长期负债、长期主权资金的倍数,是结构比率的倒数。也包含了三个指标:
1.长期资产乘(倍)数。它的计算公式为:长期资产乘(倍)数=可偿债长期资产/长期负债。长期资产是偿还长期负债的物质保证,用可偿债长期资产除以长期负债所得的商来衡量企业对长期负债的偿债能力。它实质上是长期资产为长期负债的倍数,所以也称之为“长期资产倍数”。
若企业无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则可采用以下指标:固定资产乘(倍)数=固定资产净值/长期负债。企业的流动资产在偿还完流动负债后所剩余的部分也可用来清偿长期负债,故长期资产乘数还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长期资产乘(倍)数=[可偿债长期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可偿债长期资产+营运资金)/长期负债。长期资产比流动资产难兑现,流动比率(倍数)一般在2:1以上比较合适,则长期资产倍数的一般标准应大于2,取2.5或3较合适,若小于1说明企业已资不抵债。
2.长期权益乘(倍)数=可偿还长期资产/长期主权资金=可偿债长期资产/(可偿还长期资产-长期负债)。该指标一般在2:1以下、1:1以上比较合适。该指标若等于一,则说明长期资产都是用主权资金购置的;若大于一,说明长期资产中还有一部分是用长期负债购置的。所以该指标越大说明偿债能力越差。
3.长期负债权益乘(倍)数。其公式为:长期负债权益乘(倍)数=长期主权资金/长期负债=(可偿债长期资产-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该指标是长期负债权益比率的倒数。因此,衡量标准与长期服债权益比率相反,一般不大于一。小于一则说明长期资产中用长期负债购置部分超过了用权益资金购置的部分,企业长期负债能力差。
二、负债融资对企业价值和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着眼于股东与债权人冲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强调负债的相机治理作用,认为负债可以减轻股东与经理冲突带来的过度投资行为。
当企业发行风险负债时,能够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决策却不一定能同时使股东财富和债权人财富最大化。
由于股东与经理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代理成本。因为与股东相比,经理更关心企业的规模问题,一般来说,规模高速扩张的企业,管理层升迁的机会更多;大企业经理的社会地位及获得的各种货币、非货币投入也较中小企业经理高。此类经理行为虽然可以通过经理持股、薪酬计划或其他机制加以引导,但这些努力任然不足以使得股东与经理的目标完全一致。当企业拥有闲暇资金时,经理们会倾向于将多余资金投入到能够扩大企业规模的非盈利项目,而不是将这些现金用于支付股利或回购债券,实质上就是以牺牲股东的利益为代价来增加自己的财富。负债可以防止这种过度投资行为,降低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投资效率。负债的这种作用就被称为相机的治理作用。所以,一个无债或债务很少的企业的经理可以在不影响自己的福利和权利的情况下减少股东的收益,而高债务企业的经理却较难办到。
一般来说,企业负债主要有两大来源,即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负债,期限通常较短,而且往往与特定的交易行为相联系。它在信用期内可以无偿使用,无需支付利息。由于商业信息比较分散,单笔交易的金额一般又较小,商业信用债权人对债务人基本没有约束。这使得股东更易于侵害商业信用债权人的利益,而且此类负债的相机治理作用相对也较为薄弱。银行借款一般金额较大、期限长。需要支付利息,而且其债权人是专业性的借贷机构,拥有一大批信贷方面的专业人才。虽然银行借款在控制代理成本方面同样存在缺陷:流动性低,一旦投入企业则被“套牢”;信贷资产缺乏由充分竞争产生的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对企业实际的价值变动做出反应;面临较大的道德风险,尤其是必须经常面对借款人发生将银行借款挪作他用或改变投资方向,以及其他转移、隐匿企业资产的行为。但相对来说,其对债务人的约束比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强。相对商业信用,银行借款债权人的利益不易被侵害,而且此类负债的相机治理作用相对较强。
由此,我们认为不同来源的负债在企业治理中起的作用不同,不同来源的负债所引发的股东与债权人冲突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认为商业应用于投资规模之间的相关程度和银行借款与投资规模之间的相关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商业信用对投资规模的影响更大。
负债融资对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过度投资,二是投资不足,三是抑制过度投资。在第一种结果下,负债比例与投资规模之间正相关,而在后面两种结果下,负债比例与投资规模负相关。
在低项目风险企业中,既存在股东与债权人冲突引发的投资不足,又存在负债相机治理作用对过度投资的约束,使得负债比例与企业规模负相关。在高项目风险企业中,既存在股东与债权人冲突引发的过度投资,也存在负债相机治理作用,但由于负债的相机治理作用更强些,所以负债比例与企业投资规模仍然负相关,但其相关程度比低项目风险企业小。
三、负债风险经营分析
负债经营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运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租赁或者商业信用等举债方式筹集资本,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负有偿还债务的责任与义务,支持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经济行为。
负债经营的意义在于能为企业带来杠杆效应。由于存在负债利息,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为企业带来杠杆效应。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而企业对负债所需支付的利息是固定的,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和利润增加时,企业的最终留存收益也会增加,获取的资金利润率大于举债需要支付的借款利息率,这多出来的收益全部归孤独所有,即负债经营能为企业经营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同时负债产生的利息在税前扣除,可达到抵税的效果。让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在通货膨胀期间,负债经营下企业的负债偿还金额通常以账面价值为准,并且在到期时才还款付息,通货膨胀率越高,债务的账面价值“越不值钱”,企业通过负债经营所得到的货币贬值收益就会越大,实际上也将资金编制的后果转移给了债权人。由于企业的还款方式比较灵活,到期无法偿还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处理,采取延迟还款期或者降低利息等方案,这也说明企业的负债比例在合理的范围内,越高也好,长期债务比短期债务越多越好。有利于保持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增强其责任感。负债经营在增加企业资本来源的同时,不会分散股权,也就有利于保持原有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力。
但是,负债经营也存在潜在风险,如财务杠杆服效应、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再筹资能力,加重运营成本,对资金周转不利、短期负债比和长期负债比带来不同风险等。
就目前我国企业负债经营的状况来说,不少企业还存在过度负债、负债结构不合理以及现代融资意识的问题。一般来说资产负债比例或负债结构比在50%是相对合理比率,高于50%被认为具有过度负债的风险。有的企业由于管理水平较差,获利能力不足,欠缺必要的市场运行机制,无法建立起有效的资金积累体系。当盲目扩张规模、资金周转困难时,不得不走上过度负债的道路。甚至有的管理者欠缺现代管理理念,不能正确认识利润与债务杠杆之间的关系,任然依靠自身“滚雪球”的方式来“存钱”融资,或者融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银行,不熟悉其他现代融资工具,导致企业资金紧张、三角债问题严重,这是一中高风险的状态,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将陷入财务危机。
企业应采取优化资产结构,优化负债内部结构,提高企业风险意识,提高资产的流动性等方式合理进行负债经营。
1、优化资产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类资本所占的比例,狭义的资本结构则指债权人权益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资本结构比率一般包括:
(1)股东权益比率(净资产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了企业资本中有多大比例源于所有者,该比率应当适中,并非越大越好,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权益比率最好维持在50%左右。过小表示企业负债过度,过大则意味着企业不善于运用负债经营方式,没有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正作用为股东赚取更大的利润。
(2)资产负债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是指负债总额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大小,财务分析中的负债规模通常就是由上述比率来表示。它能够反映企业利用债务资金进行负债经营的能力,也能反映企业偿债风险的大小,即与企业的安全程度直接有关。负债经营的理想状态即时在低成本、低风险下,获取更多的债务资金,抓住投资机遇,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是负债经营所追求的目标。对于投资者或股东而言最想看到的是在财务杠杆效应下企业负债越增加、利润越高,资本利润率提高了也就能为股东带来更多的利益。但站在债权人的角度,最想看到这个指标保持尽可能低的水平,否则债权人将承担较大的借款风险。通常来说,这一指标的经验理想水平是40%-60%,当然这需要结合企业自生的实际情形来分析,如果企业没有发生债务危机、企业经营良好,应当尽量选择高负债水平,才能够有效抓住投资机遇来发展壮大,又不必时刻面对财务危机。
(3)长期负债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反映的是长期负债占整个长期营运资金的比重,总体上反映了企业债务状况。比重过小表明公司负债的资本化程度低但长期负债压力小;过大则表明公司负债的资本化程度高,但长期偿债压力非常大。综上,该指标不易过高,一般应在20%左右。
(4)固定资产与股东权益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与股东权益比率=(固定资产/股东权益)*100%
该比率表示权益资本中有多少资金适用于固定资产购置,这个比率若小于1,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支出不是全部出自所有者资本,而是有一部分是出自借款,这就会产生很大的财务风险,如果债务无法按时还清,就需要变卖固定资产来还债,所以这样的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够稳健。因此,该比率为2/3比较为宜。
2、优化负债内部结构
合理的资本结构调整,把握债务规模是重要的,同时债务管理控制风险,企业应注重优化负债内部结构,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负债的内部结构,是指各种企业负债的数量比例关系,特别是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比率,低成本,高风险的短期负债,成本高,弹性小,风险小的长期负债,企业在做出决策时,应结合企业财务水平,操作条件,确定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的行业特点和市场的具体情况,尤其要注意短期债务的比例,避免了早期的还款期过于集中和还款高峰。
3、提高企业风险意识
企业面对国内外的激烈竞争与挑战,实行负债经营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企业经营者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建立有利的公共关系,这对降低筹资难度和成本十分重要。其次,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所出的环境交错变换,很有可能发生这种现实的发展状态与管理层预估的结果不一样的情况,企业需制定风险规避方案,即时预测和防备负债经营风险。如果管理高层能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有效,要么选择降低经营风险的合理的债务融资计划,并通过财务预警机制,降低融资风险,从而使风险减少到最小,避免金融危机。
4、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资产的流动性通常指的是短期资产与短期负债之比,提高资产的流动能力及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有利于实现短期偿债,是企业按期还款付息,因此高流动性能够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分析资产流动行的指标有资产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的周转率。一般而言流动比率保持在2以上,速动比率保持在1以上最好。但也不是越高越好,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四、结语
综上所诉,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重要策略和手段,它是一个动态的理财过程,贯彻于整个决策之中。同时负债经营的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企业必须注重加强和改进财务工作,强化风险管理,财务人员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生产销售计划为前提,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风险控制为条件,分析财务数据,运用商品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增加风险意识,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策略,负债经营才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收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总之,在市场经营的大潮中,努力研究企业负债经营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从成功中总结经营,及时更新陈旧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完善企业负债经营。
参 考 文 献
吴尚宗 《企业长期负债偿债能力指标纠误及新指标体系》
童盼、陆正飞 《负债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
刘力、张莉丽 《我国企业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