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问题1
(一)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
(二) 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2
二、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2
(一) 内部原因2
(二) 外部原因3
三、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及对策3
(一) 企业内部3
(二) 外部环境6
参考文献6
内 容 摘 要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单薄,融资困难,抗风险能力较弱。本文针对中小企业的现状,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及控制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防及控制对策
财务风险的产生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它属于一种经济风险现象,逐渐地成为现状财务管理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一般来说,风险是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在特定的期间内,未来事件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发生偏离的可能性。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无论在实务界还是理论界都得到广泛的重视。在财务实践中,企业往往会由于管理不善而遭受财务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时甚至会破产倒闭。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问题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规范的法人治理框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这样一来的话,企业的各方势力都会得到牵制。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有着很大的不足之处,所以其设立的董事会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很小,这样对公司的发展很不利。
2.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财务决策比较随意,在费用报销的设这上不是很完善,这样的话就会让那些心思不正的员工从这个设置漏洞中胡乱上报费用,引起公司不必要的开支。东莞威智拉链有限公司在这方面缺少相关的管理制度,员工养成了奢侈浪费的坏习惯。他们会认为,这是公司的钱爱怎么用就怎么用。时间长了公司就会浪费掉很多的钱,虽然可能数目不是很大,但是这种不良的公司制度也会摧毁整个公司。
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1.公司可以进行周转的资金过少
由于自身规模较小,实力不够雄厚,因此盈利能力一般不如其他的大企业,持续能力较低,稳定性差,因此融资难度较大。周转资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在企业的任何一个部门进行周转解决困难,也可以帮助企业的生产发展。如果在这一方面有所缺失的话,企业就很难经营下去。
2.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大量的购进技术设备,用于产品的升级与更新,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占了整个企业消费的一大半,但是因为在其他方面的管理不当,这些机器设备并没有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偏低了,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资金流出数大于流入数。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企业都无法避免,只能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降低风险,只有充分把握财务风险构成的成因才能实施有效方法防范财务风险。引起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和管理机制等的变化所形成的内部原因,也有企业外部的环境变化等所形成的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1.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资本结构由债务和权益构成。中国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结构不当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极端:保守型和风险结构类型。保守型企业财务风险通常较少,但暴露了企业停滞不前,信心不够等缺点;风险结构型是指企业债务比例较大,往往会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治理机制不健全
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发展而成,属于私营企业。在企业中,往往是一种家长式的管理模式,一人说了算,员工只是忠实的执行决策,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这些使得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增加,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企业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性
中小企业通常没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很多情况下是企业主兼财务人员。这些原因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在进行投资活动等财务决策时往往是企业主凭主观判断来进行决策,这些导致了企业的财务决策严重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
4.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风险预警机制
中小企业往往存在会计和财务职能不进行清楚划分,没有专门的对财务活动进行评价分析和控制的机构,其内部控制监督系统不健全,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另外,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主要集中于事后控制,往往缺乏事前的预警机制,财务风险无法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从而无法提前避免或采取有用的措施来减少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害。
外部原因
1.宏观经济状况
经济的发展,法律制度,货币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是企业无法准确预测和改变的,从
而造成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因素的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机遇,也可能带来威胁。
2.金融市场状况
在金融市场上很多因素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例如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利率水平.汇率水平的变动,均会导致财务风险。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缩.利率升高,往往会使得企业出现流动性短缺,增加企业的偿债成本,进而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及对策
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内外部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因此,我们所提出的应对措施,也是从企业本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出发,针对中小企业现在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其成因,提出有效、可行性大的应对措施,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合理规避财务风险或减少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
下面就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以下措施:
企业内部
1.加强资金的管理,做好现金预算
中小企业可以在会计周期起初根据历史数据编制现金预算,合理调度资金,加强资金周转。可实行保守的财务政策,保持企业合理的长短期负债的比例,减负债风险和成本。另外,中小企业应优化资金的占用和分布,缩短债务过程,从而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后,企业要加快资金的流动和周转,保持合理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存货比率。
2.树立和强化企业和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管理人员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认真分析企业所处财务环境的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另外,管理者要在企业内部宣传树立财务风险意识,使企业员工能够及时发现财务风险。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制度,建立风险分析评估系统,提高对风险敏感性的认识。另外,还要完善公司管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把风险控制贯穿于企业和全部业务流程。建立监督控制机制,分设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
4.聘请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财务人员
好的财务人员可以保证企业的财务工作正确高效完成。高素质、高技能的财务人员也能也能及时发现和应对财务风险,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降低甚至消除企业即将面临的财务风险。另外,好的财务人员在企业进行财务决策的时候能够给予正确合理的意见,降低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5.科学决策,避免盲目投资
投资决策时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金结构。中小企业决策者必须通过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根据市场反映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避免盲目投资,减少决策失误,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可以采用中短期投资方式,或是利用自己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直接投资,这样有利于尽快回收资本和拓宽投资范围。
6.提高企业自身信用度,树立企业良好声誉
一方面,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另一方面,要提高财务人员和管理者的道德素质,避免发生逃避债务,欠息欠贷等不良行为,积极清偿银行债务和应付账款,在社会上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这样,企业的融资渠道打开,企业资金能够多方向的获得,资金周转运作快,企业财务风险得到有效降低。
7.优化中小企业财务结构,调整企业负债比例
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定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最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资本、负债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优化资本结构,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使负债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不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优化负债结构,进行短期负债、中期负债、长期负债的动态组合。
8.充分利用财务报表信息,建立各项财务指标体系
虽然中小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已经考虑到了财务风险,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意外事项, 为了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在执行各项财务决策之后, 定期利用各种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指标分析, 使企业经营者更好地预见和防范财务风险, 并建立起财务风险防范体系。财务风险范体系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首先分析现金流量表, 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防范指标。现金流量表提供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只有对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中小企业才能预见短期财务风险 , 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 可以通过对短期偿债能力、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购销比率、营业现金回笼率、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和中小企业固定付现费用的支付能力六个指标的分析来判断中小企业是否存在短期财务风险。
9.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资金回收率
(1)及时回收货款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中小企业应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来分别制定不同的的信用期限和标准,对于信用状况好,且财务状况佳的中小企业,可以采用宽松的信用政策;对于信用一般,财务状况也一般的中小企业,应采用慎重的信用政策;对于信用状况差的中小企业则采用现款售货或者其他更为苛刻的条件,以避免增加其发生坏账的风险。
(3)强化应收账款催收工作
中小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及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应采用相应的催款措施,如信函通知,派员面谈及诉诸法律等方式,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
外部环境
1.增强企业财务管理对宏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虽然宏观环境的变化在企业之外,企业的管理人员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但中小企业还是应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一系列相应的风险调控机制和财务战略,不断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增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对风险的应对能力。此外,中小企业还应时刻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动进行关注,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环境要素的改变引发的财务风险。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费率低是引发企业现金流紧张、资金链断裂可能性加大的主要因素。政府应创建激励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金融环境,加大信贷力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快金融机构改革,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服务;改进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入,中小企业在经济市场上将面临着更多严峻的挑战。在企业内部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是企业所迫切需要的,所有企业应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认真分析总结产生财务风险的成因,进一步完善预防和控制对策,从而化解财务风险危机,确保企业顺利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宋常.财务风险防范(M).中信出版社,2012,05
[2]杨和茂.财务总监(M).西南财经大学,2008,04
[3]赵春菲.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86种方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01
[4]章振东.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6
[5]杨小舟.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