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村账站(乡)管模式。这种模式在不改变村合作经济性质的前提下,对村级财务采取分村分组设账,由乡镇经管站集中做账,统一管理,经管站管账不管钱,村会计管钱不管账。
(六)向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模式。这种模式的委派单位是财政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受派对象为国有大型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总监以国有股东代表人身份进入监事会,对出资人负责,独立行使财务管理监督权,并列席公司董事会。上海和广东深圳相继推行了该模式。
(七)向企业委派会计机构负责人或总会计师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由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单独或共同向企业委派。其委派对象主要是财会负责人、主管会计,适用于中小型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
(八)企业集团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由集团总公司、母公司向下属企业或子公司委派会计人员,进行直接管理。武汉钢铁集团、山东亚星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集团都推行了这一模式。
(九)对乡镇集体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会计委派模式,一种是直接委派会计主管人员,与中小型国有企业会计人员委派制的做法基本相同,另一种是实行账目集中核算管理,采用“会计楼”的模式,如湖北仙桃各乡镇设经管站,负责乡镇集体企业的会计工作,乡镇集体企业会计人员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集中在“会计楼”统一办公,而企业不再设会计,只设出纳。
(十)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要配备会计或委托代理记账的,统一由注册会计师协会或经财政部门批准的其他中介机构承办。
(十一)对财政拨款的基建项目实行项目会计委派制。
总起来说会计委派制的模式多种多样,不过会计核算中心模式、零户统管模式、村账站(乡)管模式从实质上讲可以归为一类,只是适用级次不同,这种类型的委派制与直接管理模式区别较大,具体说它是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财务监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会计手段现代化、会计服务社会化等综合功能于一身的全方位改革,以集中提供会计服务为基础,实现了财务监督与服务职能的结合,后者是以会计人员的统管为基础,在现有管理制度条件下,仅变革了会计人员由上而下的调派,突出了单一的财务监督方式。至于财政集中支付模式与会计核算中心模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者都取消了所属单位的银行账户,由中心统一开设财政专户,统一办理各单位资金结算,统一发放工资,统一政府采购支出;两者所属各单位的资金所有权和财务管理自主权均不变,这是它们的共同点;而区别在于前者成立财政集中支付中心,负责各单位资金款项的收付结算,并不负责各单位财务会计的核算,各单位财务会计机构不变,财务会计管理不变,只是在财务监督方面增加了一道审批手续;后者在财政部门内部设置独立的会计核算中心,取消各单位会计机构,除纳入会计集中管理的报账员外各单位不再设会计,而由核算中心对其资金收支情况和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统一会计核算和监督。其他几种会计委派模式主要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企业,与上述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委派制相比有明显差异,比如委派主体不同,委派人员的职责权限也不一样,但在某些方面又有相同之处,比如乡镇对行政村和对乡镇集体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实行委派制,往往都由乡镇经管站统一采取直接委派或者账目集中核算的会计楼的形式。
三、会计委派制的成效及现实意义。
在会计依法监督乏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国有资产流失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失控等违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的情况下,推行会计委派制是建立制衡机制,防止资产流失,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有益尝试。从各地推行情况看成效显著,意义重大,成功之举数不胜数,象湖北荆门早在1995年就开始了会计委派试点,1998年全面推行,探索出市、县、乡三级联动和零户统管、财务集中核算、委派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内部轮岗交流委派和财政委派五种形式并存的会计管理新模式,先后在71个乡镇实行零户统管,2200个单位实行会计委派,精减会计岗位2300多个,撤销银行账户近4000个,清理漏登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增收节支达2.5亿元。作为中原首富的河南焦作在实行委派制之前,一方面是财政收入增幅成倍高于经济增长,人均财力居全省前列,另一方面实际可支配财力萎缩,2/3的乡镇存在拖欠工资现象,而某些部门却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闲置资金,很多国有工业企业虚盈实亏,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由于会计管理不到位,财税检查查出各类单位的违纪面达84%,市直一单位的科长贪污上百万元,多年无人发现。针对这些问题,焦作市果断推行会计委派制,向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委派主管会计和出纳员,向国有企业及部分城镇集体骨干企业派驻财务总监,很快就在市直单位清理出闲置沉淀资金2亿多元,相当于2000年焦作市财政收入的1/3,而在这一年的上半年,市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存款较上年同比增长1100万元,当年财务检查查出的违纪金额同比下降44%,既遏制了腐败行为,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随后三年全市累计投入到公用事业的费用相当于此前十年的总和,会计委派制结出了丰硕成果,其实象这样的典型不胜枚举,归纳起来,会计委派制的成效和意义主要表现为:
(一)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计法》,逐步进入法治经济的重要举措。《会计法》颁布实施以来,会计人员的权利和地位不断提高。但由于会计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会计人员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客观上受单位领导的干预,依法监督阻力大;主观上怕打击报复,不敢坚持原则、依法办事。而实行会计委派制,从根本上改善了会计人员依法监督的环境,解决了会计工作中的后顾之忧,有助于他们依法行使职权,从而保证了《会计法》的顺利实施。
(二)实行会计委派制是我国入世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客观需要。按国际惯例,会计作为一种职业存在,与公司的经营法人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共同向董事会负责。我国入世对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要求更高,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更严。实行会计委派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统管,可以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保证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
(三)实行会计委派制,强化了会计监督,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由于会计人员代表委派部门监督所在单位的会计行为和经济活动,其职权相对独立,从而保证了他们能够发挥监督职能,从财务管理第一线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如江西宜黄县推行会计委派制,取缔小金库56个,查处违纪金额370多万元,从根本上遏制了滥发钱物、偷漏税收、贪污挪用等现象,使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被纪检、税务等部门查处或收缴的违纪金额下降了47.6%。
(四)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因素很多,会计职能不能正常发挥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而通过会计委派制加强会计管理,健全各种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监督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保管和处理,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深圳市宝安区2000年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同时还采取其他配套措施,使国有资产比上年增值32.7%,实现利润1.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21%,扭转了国有企业效益下滑的局面。
(五)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全国各地一方面财政预算收支平衡难度大,可用财力有限,另一方面大量预算外资金体外循环,许多公益事业和该上的项目因为资金不足而搁浅,影响了政府形象,削弱了宏观调控职能。而实行会计委派制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有利于政府强化管理职能。象湖北荆州沙市区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全区预算外资金专户存储面达到100%,专户存储额达到100%,强化了财政部门对各单位财务收支的管理手段,解决了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的顽症。再如下表所示,山东东营市东营区实行会计委派制后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更能证明这一点。
单位:万元
收
年 入
份 预算外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
比上年增长
绝对金额 比上年增长
相对百分比 比上年增长
绝对金额 比上年增长
相对百分比
2001年 3514 266% 5612 40.69%
2002年 5267 35% 8905 30.1%
(六)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加强会计监督,发挥会计人员的职能作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治假账现象,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实行会计委派制保证了会计人员与被委派单位之间保持相对独立,一方面降低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约束、控制甚至打击报复的可能性,消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其敢于监督,另一方面割断了会计人员与被委派单位的经济利益联系,保证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强化了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了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有效地解决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以来,山东省章丘市票据使用正确率、报表按时报送率、会计信息准确率均达100%就很有说服力。
(七)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传统的会计相比,对委派会计要求更高,委派管理机构建立了双向选择,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对委派会计动态管理,彻底打破了会计工作的铁饭碗,从而增强了会计人员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促进了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八)在农村实行会计委派制,能够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在乡镇和村采用零户统管、村账乡管,规范了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了支出监管,减轻了农民负担,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河南省武陟县在15个乡镇、366个行政村分别实行零户统管和村账乡监后,各项资金收支明确,财务管理严格规范,农民拍手叫好。吉林省敦化市实行村账乡管,农村会计由原来的630人减至59人,仅此一项减轻农民负担80多万元。
四、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会计委派制是会计管理体制的新尝试,尽管从推行的情况看成效显著,有目共睹,但用辩证的观点看,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论会计委派制(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