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绪论………………………………………………………………………………4
1.1 信息管理概述………………………………………………………………4
目前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应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5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6
二、可 行性研究……………………………………………………………………8
图书馆概况…………………………………………………………………8
2 机构设置……………………………………………………………………8
3 现行管理制度………………………………………………………………9
2.4 存在的缺陷及弊端…………………………………………………………10
2.5 系统开发的目的……………………………………………………………12
2.6 系统开发计划………………………………………………………………12
系统开发费用………………………………………………………………12
三、系统分析…………………………………………………………………13
3.1 现行系统概况………………………………………………………………13
3.2 人员主要工作描述及工作流程……………………………………………13
3.3 主要信息载体汇总…………………………………………………………15
3.4 用户需求分析………………………………………………………………15
3.5 数据模型设计………………………………………………………………17
子系统划分…………………………………………………………………18
四、系统设计…………………………………………………………………19
系统选型………………………………………………………………19
模块设计……………………………………………………………………19
数据库设计…………………………………………………………………23
代码设计……………………………………………………………………23
界面设计……………………………………………………………………25
编码设计……………………………………………………………………28
安全设计……………………………………………………………………29
五、总结……………………………………………………………………29
一、 绪 论
1.1信息管理概述
管理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中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活动内容的日益丰富,管理在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而信息被视作现代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其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生产力、竞争力、综合国力及社会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全球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这场信息化浪潮,不仅推动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人们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信息是指加工后的数据,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真实性:信息的第一性,不符和事实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
增值性:即人们通过利用信息,可以获得效益。
滞后性:信息滞后于数据,滞后时间包括信息的间隔时间和加工时间。
有效性:信息的增值性只表现在一定的时间内,在这个时间内,利用信息能产生效益,过了这个时期,信息就不会产生效益,即有效性。
传输性:信息可以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其他的若干个地方,利用信息技术,信息可以更快、更便利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共享性:信息具有共享性而不具有独占性,即在同一时间可以为多人所掌握。
可扩散性:由信息的传输性,因此信息可以通过各种介质向外扩散。
管理中对信息的认识和利用程度的高低,是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管理的基础,没有了信息,便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管理,由于管理环境的变化(如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元化竞争事态)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管理的中心已全面开始向信息倾斜。现代社会已把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来对待。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信息管理就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信息是普遍存在着的,人类信息管理活动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信息管理”不仅是信息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已被认为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图1.1 信息管理的定义及发展
1.2目前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应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信息管理是目的,信息系统是手段,建立信息系统是现代信息管理的迫切需要和时代先进管理水平的体现。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与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在我国,管理信息系统已经用于各行各业,尤其在金融、保险、商业、铁路、税务、医院、施工企业等的应用还主要用于操作层的事务处理以及辅助企业结构化决策问题。例如会计帐务,会计报表编制,销售业务管理等,还未上升到管理分析以及决策。由于应用水平低,大量的信息资源在企业至今并没有得到很好到利用。而且,另一方面,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应用。例如部门之间的数据没有实现实时共享,相同数据大量重复录入、重复储存等,给企业带来了资金、人力、时间上的浪费。其应用还局限于企业内部,现在许多企业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坚持的是“以财务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注重企业内部效益;应用还局限在企业生产经营的事后管理、事务管理,一些企业建成了管理信息系统,但总体上说还是硬件设备安装多,软件应用的少,简单的单项应用多,支持管理和决策的应用少。
根据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我国企业的实际,要开发利用好信息资源,当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科学地界定信息资源。这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对信息资源的界定多数偏重于理论的界定,对实际开发利用的界定较少,要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必须把对信息资源的理论界定和具有实际开发利用能力的界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首先,要树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