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建中的壶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1.3%,具有生机盎然的整体森林景观和清幽宜人的森林生态环境,苍翠欲滴的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毛竹林和修剪整齐的茶园交织成绚丽多姿的植物群落图。繁茂的森林植被,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吸引了较多的野生动物来此栖息、繁衍。公园内有木本植物66科33属202种,其中,花榈木、香樟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壶山森林公园已成为武义县城市中心公共绿地的重要补充。
此项目为壶山公园入口广场,该项目总面积约2公顷左右,其入口的整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的一个缓坡,四周分布小型山体;在山上西北处有水质较好的武义县自来水厂,其丰富的水源和有利的地势有利于水体景观的营造;其周边有较好的植物群落。
三、设计理念在项目中的体现
(一)突出建筑小品的主题
在本案设计中,沿河边坡地上去采用了冰裂纹铺地,冰裂纹象征冬天的到来,在铺装周围的绿地区域中选择了冬季开花的蜡梅、梅花、挂红果的南天竹、常青的松柏,与冰裂纹铺地一起可以起到彼此呼应、相互融合体现景观所要表现的主题,更是起到呼应小品的象征意义。
(二)植物配置协调建筑小品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广场入口处的景观灯及沿破设计的草坪灯和一些射灯设计在低矮的灌木植物丛中、高大的乔木下或者植物群落的边缘位置,既起到了隐蔽作用又不影响灯光的夜间照明。并解决了设计中照明设施分布较广、数量较多,与景观环境不相容的问题。另外,厕所的入口处及周围配置了一些竹类植物,这样厕所也更容于周围的环境中了。又如,设于山顶的休息亭,配置了一片雪松将亭子隐藏其中,使凉亭在景观环境中显得更加自然、不突兀,对于游人来说这样的休息亭也更易靠近、更具有安全感。
(三)植物配置丰富建筑小品的艺术构图
牌坊、花架等建筑小品的角隅,通过植物配置进行缓和柔化最为有效,选择了观花、观叶、观果类的灌木和地被、草本植物成丛种植,高处增添了一至几株浓荫乔木组成相对稳定持久的景观。
景墙、花架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选择了金银花、常春藤、油麻藤、紫藤等垂挂类的爬藤植物,这样不仅柔化、覆盖、遮挡了建筑小品硬质的棱角线条,而且也美化了环境,为游人增添了亲近自然之趣。在道路台阶边缘用了蔓长春花、扶芳藤等地被植物。
另外,在玻璃花架的 周围配置了一些红枫和银杏等观叶类植物,而红色的、季相变化的植物和建筑小品的结合,弥补它单调的色彩,为花架的内涵表现增添另一种语言的表达。
(四)植物配置完善建筑小品的功能
导游图、指路标牌旁配置了及课特别的树,这样可以起到指示导游的作用;在单臂花架上配置攀援类植物,更加完善了廊架蔽荫的效果和功能。
座椅在广场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其主要功能是为游人休息、赏景提供停歇处。把座椅设在落叶大乔木下不仅可以带来荫凉,植物高大的树冠也可以作为赏景的“遮光罩”,使透视远景更加明快清晰,使休息者感到空间更加开阔。更起到了夏可蔽荫、冬不蔽日的功能。
四、结束语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历史源远流长,景物虽小却妙趣横生。综上,植物配置与景观小品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在空间的组合中,要特别重视对空间的组织和利用,将景观小品和植物巧妙的布置为一个有机整体。组织园林空间的手段是多样的,植物配置一定要与建筑营建、筑山、理水、相结合,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要紧密配合,构成优美的景观效果。游人对于环境这个可以感知的客体,是许多形体的单元组合而成。这个整体的现象与每个单元是分不开的,所以只有使每个小局部都达到美,才有整体美。因此,对于景观植物配置一定要精心进行艺术加工,才能标新立异,在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致 谢
感谢学校各老师对我的培养,让我学到很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使我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让我受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