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3482 学校内部管理中对教师的激励方法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特色建设与思考1一、 客观分析学校特色建设现状:从摸索走向建设1二、澄清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认识:从模糊到逐步明晰21、什么是特色22、什么是学校特色23、什么是特色学校24、学校特色定位的依据3三、科学把握学校特色建设的基础与途径:从办学目标到建设..
NC3482 学校内部管理中对教师的激励方法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特色建设与思考1 一、 客观分析学校特色建设现状:从摸索走向建设1 二、澄清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认识:从模糊到逐步明晰2 1、什么是特色2 2、什么是学校特色2 3、什么是特色学校2 4、学校特色定位的依据3 三、科学把握学校特色建设的基础与途径:从办学目标到建设策略3 1、正确的办学目标, 是建设特色学校的依据。3 2、独具风格、务实新的校长,是办出学校特色的保证。3 3、着眼整体重点突破,是办出学校特色的思路3 4、精心设计富于个性的办学模式,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内容。4 2、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规划和宣传5 3、建立高效的激励运行机制5 4、定期交流展示和总结反思学校特色5 5、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扶持5 四、制约学校特色化发展的因素6 参考文献8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特色建设与思考 [摘要]学校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经具有的自己独特的、稳定、优质、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貌。具有优质性、独特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是校长在办学中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体现。主要体现在办学模式、校园文化、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学校管理等方面。特色就是风格,是办学优势和水平的体现。一所学校是否具有学校特色是衡量其是否一流学校的重要标志。学校特色的形成有一个孕育、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选择和孕育阶段,也是初始阶段,主要是筹划、选择、提炼、确定学校办学特色。二是组织发展阶段,主要是将提炼、确定的学校办学特色具体落实,使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得到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解、认同并形成共识,有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完善和巩固阶段,经过总结、评估和规范之后推出经验,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措施,用可操作性语言,把办学特色的内容和程序规定下来,作为长期的指导性意见。因此,创建学校特色成为学校群体的共同追求。 [关键词]学校特色、建设策略、发展因素
|
| |
上一篇:学校制度建设与教师人性化管理 | 下一篇:学校内部管理中对教师的激励方法.. |
点击查看关于 学校 内部管理 教师 激励 方法 探讨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