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激励机制,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摘 要]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管人心,所以学校管理本质上来自于学校成员的内心深处的激情。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无论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教师永远都是教学活动的主角,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影响教师满意度的因素是与需要满足相连的,凡是与教师的需要有关的因素..
善用激励机制,提高教育管理质量 [摘 要]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管人心,所以学校管理本质上来自于学校成员的内心深处的激情。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无论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教师永远都是教学活动的主角,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影响教师满意度的因素是与需要满足相连的,凡是与教师的需要有关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效果与教学态度。能否调动教师积极性至关重要,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又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励作为对人们的一种行为评价,它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调动积极性、培养和开发创造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和精神,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激励机制 教育管理质量 一、目前在教师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薪酬制度认识不到位 薪酬是对教师工作付出的回报,表现为“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前者主要是指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后者则是指不可量化的各种奖励价值,比如培训机会、提高个人名望的机会等。当前对于前者的管理关注较多,表现相对灵活,具有一定的弹性;而对后者则相对薄弱,基本上处于零状态,有的甚至没有认识到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等也是一种激励手段。 (二).对教师考评的公正性问题 教师薪酬是建立在量化考评基础上的,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并非其所有的工作都能量化,如教学态度、奉献精神等。 (三).激励措施的不全面 激励因素的设置过于简单。比如评几个优秀和先进,给予个别人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荣誉称号等。在职级的设定中,由于职级设定非常有限,比如只有助讲、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三级,当一位教师评上高级讲师(副教授)职称时,职称就不再成为其前进的动力。情感激励欠缺,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约束固然重要,但是情感管理更能使教师释放能量。 |
| |
上一篇:关于中小学生厌学的几点看法 | 下一篇:浅析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 |
点击查看关于 善用 激励机制 提高 教育管理 质量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