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能从实际出发,借助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做类比,学生能容易接受,学生也会善于应用类比方法自主学习。类比法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坚强学生的求知欲。类比法虽不是硬要求的教学方法,但有时候类比法事半功倍,不失为一条解决问题的好途径。
3、在抽象的课程中,类比法可使抽象内容具体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类比教学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比如:在讲解“人机界面越来越友好”时,将一部普通款的黑白屏的手机和一部智能化的3G手机作为教具带到课堂上,让学生直接参与演示讨论操作的界面及轻松驾驭的时间,体验界面操作的异同,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实践发现通过这样的实物演示类比,直观性较强,同学们对“人机界面的越来越友好”更容易理解。
三、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类比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比方打得好,可以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但打得不恰当,则给人一种风牛马不相及之感,有碍于知识的理解。所以,打比方要注意:
1、类比事件既要通俗易懂,又要不失科学性
类比是为了让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所以,“比方”必须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决不能把深奥的类比事物用来比喻原问题。只有恰当、贴切、来自于熟悉事物的比方才能降低问题的难度,才能更好地说明原问题。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 使教学生动活泼 , 激发学习兴趣 , 但这种艺术性必须适当合理 , 不能离开科学性这个前提 , 否则 , 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2、必须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设计类比
如果所打的类比事物来自于学生熟悉的世界,学生会有兴奋感,更乐于接受知识。因此,平时我们要常与学生聊聊,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注意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获取知识和经验,让他们感受化学的重要。还应鼓励学生自己找类比事物。只有当学生关注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找出化学知识的关联性,举出更多的贴切的类比,书本上的知识就内化为了学生自己的知识。
3、类比中的对象要与类比的抽象知识具有某种同一性和相似之处,否则不能起到启发学生思考、认知与建构,反而会模糊学生的理解,浪费教学的时间。类比教学是手段不是目的,只能起到过渡启发认知作用。在使用时,不应在类比中的对象本身上作过多的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
四、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类比,并结合其它教学方法,创设类比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熟悉事物类比联想启发、识知,实现对抽象知识的意义建构,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并付诸实施。
类比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生活是恰当比方的源头活水。“ 工欲善其事 , 必先利其器 ”。我们只有热爱生活、关心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注意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好的类比才能信手拈来,课堂气氛才会更活跃,教学质量才会更好,教育这块热土上才能开出一朵朵奇葩来。
参考文献
浦晓英,高中算法教学方法初探
彭宗举,沈明炘,赵一鸣. 类比教学法在操作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02).
《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
浅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类比法 (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