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特点去评课
[摘要] 许多老师都知道怎么去上课,但却不知道如何去评课,那么如何对一堂信息技术课进行评说呢,本文提出“抓住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特点去评课”这一思路,谈谈如何去评信息技术课。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评课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在各中小学的深入实施,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也日趋广泛和规范了。除了集体备课和互相听课之外,课后的互相评课也是开展教研活动、改进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上课时听课的人很多,但听完课听课人就不见踪影了,如果被迫留下来参加评课,发言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大部分都埋着头等别人发言。我想不愿意发言无非这三个原因,一是不好意思说,怕说的不对路,被别人笑话;二是根本就不知道改如何去评说;还有一种就是怕说出不足之处,得罪了人。前两个原因都是因为对如何评课信心不足造成的。其实,评课是否准确到位,切中要害,更能体现教师的实力和水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信息技术课呢?本文针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特点,谈谈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信息技术课。
一、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开放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理念、新技术、新软件层出不穷,而教材中的内容相对稳定,不可能跟上现实的发展,但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而不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要注意看一下,教师所讲授的章节是否可以给学生扩充一下书本之外的内容,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的问题、时髦的问题,让学生了解或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在最新的知识基础上培养信息社会所必需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所以在评课时要注意评价这节课内容是不是只局限在书本之内,教学内容有没有沿书本知识有所拓展,也就是看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开放性。
二、评任务的设计是否合理
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很多都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其中“任务”的设计相当重要,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在评课时,针对课堂中出现的“任务”进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评课时,一是评任务的设计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实践,从而完成任务;二是评任务的设计大小是否适中,任务不能过大、过难,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要注意分散在不同的任务之中,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完成这个任务,使学生有成就感;三是评各个任务之间前后关系是否具有层次、梯度;四是要评任务的设计是否留给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余地;五是要评任务的设计是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联系,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评学生的差异是否照顾
信息技术课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学生的起点差异很大,不管是“零起点”教学,还是“非零起点”教学,差异问题始终存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照顾到学生的差异,也是评课时要谈及的。评课时要分析这节课是否实施分层教学,是否需要实施分层教学,如何实施的分层教学,效果如何?起点低的学生是如何照顾的,起点高的又是如何让他“吃饱的”?任务的设计中是否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个别辅导是否及时、适中,“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否贯彻落实?
四、评学生的实践是否充分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立足于实践,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也明确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上机操作是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主要的方法,它需要充足的时间保证,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时间。评课时要指出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在时间分配上是否合理,学生的实践时间是过少还是过多,应先讲解再实践,还是先实践再分析,或是讲解和实践分几段间隔开来。
抓住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特点去评课(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