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14
教师自我评价中的偏差分析及其对策
[摘 要] 教师评价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它能为外部评价教师提供大量、可靠的信息,能促进教师进行自我诊断,鞭策教师自我激励和自我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但是在教师的自我评价中存在着很多的偏差。教师总是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差距。教师的工作受到各方面的监督和评价,同时应该通过一些有必要的途径使教师的自我评价更加完善,例如:建立评价小组、确定评价周期、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等等。让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够真正运用起来,真正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关键词] 自我评价 教师 偏差分析 对策
一 、什么是教师自我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随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通过教育评价鉴定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作为教师评价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自我评价,由于贴近教师生活,具有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的优势,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
事实上,教师的“自我鉴定是评价过程的重要起点,但它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的多”。“只有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具有最广泛、最深刻的了解,并且通过内省和实际的教学经验,教师能够对自己的表现形式和行为作一个有效的评价。”与对教师的外部评价不同,教师的自我评价是基于其自身的实践,结合自己接受的教育理念作出的,其结果更容易得到教师本人的接受。教师通过自我评价,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诊断,就会发现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实施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出于改进教学的内在需求,教师就会主动改进设计、重新实施,以求提高实践的质量。教师就是在不断的设计——实施——评价(反思)——再设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了专业的不断成长。因此,在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深化的今天,教师的自我评价作为一种独特的评价方式应该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
“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很多人认为这是个很傻的问题。“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其实,现实生活表明真正能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人并不多。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就是说有自知之明的人是难能可贵的。了解自己,即自我认识是个体自我调整的必要环节。对教师来说,只有自己知道了自己哪些地方还比较薄弱,才能克服自身的短处,有的放矢地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与自我修养,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特长。
教师的自我评价要求评价对象依据评价原则,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主动作出评价。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师评价制度。
二 、教师自我评价中容易出现的偏差
教师总是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差距,既可能有过低的自我评价也可能有过高的评价或不完全的评价。
1、过低的自我评价
有的教师在自我评价时,不由自主地参照外界的评价结果和周围的人、事来衡量自己,唯恐自己的评价高于外部评价,担心别人说自己出风头、夸大话、从而影响自己的形象,于是过低地评价自己。
2、过高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