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863
课题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摘要]课题式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或生活中选择与确定某一课题,并以此“课题”为载体,以探究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问题探究的情景和过程,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增长才干,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技能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
[关键字] 课题式 研究性
在小学,我们进行过许多课题式研究性学习的活动,通过活动我们进行了归纳、总结。一般来讲,课题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包括确立目标、选择课题、组织实施、成果展示与交流等基本过程。下面就这些基本过程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确立目标
在这一部分,我们要依据小学阶段的基本的特点,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主要有:
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兴趣是孩子们的最好的老师,只要他们有兴趣,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去寻找、去发现、去探究问题的所在。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学会观察与发现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更重要。在探索、研究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3、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认识。时代不同,独生子女性格比较孤僻,占有欲比较强,因此,在活动中让他们逐步学会合作,共同完成一项活动,分享成功的喜悦。
4、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小学生阶段认真、努力的态度比较薄弱,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科学的意识,以及认真学习、努力的态度。
5、初步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知识重要,一个人的责任感更重要。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十分必要。
为便于实施,我们可根据小学阶段不同学段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里素质和知识结构等差异,将上述五项具体目标分解为纵向目标和横向目标两个系列:
纵向目标
初级: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里倾向。
中级: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级:形成喜爱质疑、乐于实践、努力求知进取的意识和态度。
横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