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61
班主任怎样培养良好班风
[摘 要] 良好的班风,是巩固班集体的精神力量,对班集体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凝聚剂,它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熏陶、感染和约束作用。在培养良好班风的过程中,班主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应当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班主任应当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班主任应当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班主任应当多开展健康的班级活动;班主任应当宽严结合,严中有爱。
[关键词] 班风 班主任 中小学 班级管理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无数良好班集体的实践证明这句话是正确的。具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最突出的特征。
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或整个班级的风气,它是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的言论,行动和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或表现。一个班的班风主要包括:优良的学风、文明礼貌之风、自觉纪律、正确舆论之风、团结友爱之风、积极进取之风等。班风发端于舆论的形成,一个班集体的舆论持久地发挥作用,就会形成这个班的班风。全班绝大多数甚至全体学生自觉的坚持某种良好行为,就会在某方面形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是巩固班集体的精神力量,对班集体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凝聚剂,它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熏陶、感染和约束作用。树立良好的班风,在整个班级管理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班风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措施。
而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在培养良好班风的过程中,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理论学和实践尝试,笔者认为,要培养良好班风,班主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班主任应当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教师的言行与品质对学生会发生直接而有力的影响。显而易见,这种影响力量必须是积极的、合乎教育要求的,要求教师能以自己的美德去培养学生的美德。
班主任这个角色,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有一种权威性。这种权威使得学生能够较好的遵从班主任的教导、指示,但这种权威无疑是带有强迫性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优秀言行品质为学生作出榜样,进行示范,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那么这种作用虽然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但却会比简单的书本说教更深刻、更持久,有时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整个性格,在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加里宁要求教师“必须好好地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受着这样的严格的监督。”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这是班主任对学生最基本、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这样,学生才会紧密地在他周围形成一种向心力、凝聚力,最终成为激励和鼓舞学生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成就良好班风的形成。
二、班主任应当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个学生也都有着不一样的优缺点。我们很少会碰到十全十美的学生,一般来说,我们的学生都只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有着比较出众的才华,其他方面却表现一般。这时,班主任就需要善于发现在某一方面有才能的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所长施以专门的教育,精心培育,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那么就有可能培养出拔尖的人才。
所谓“因材施教”,朱子注解曰:“夫子教学,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无弃人”即是认为每个人都有发展和成长的价值,教育的使命也就在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不是外在的强行“拔苗助长”,而是必须基于学生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