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686
怎样培养良好班风
[摘 要]教育教学成果的取得取决于良好的班风。因而良好的班风是教育的力量,又是教育的途径,是学生成长之根本,在培养学生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良好班风需要在班干部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学校 班风 班主任 学生
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中说:“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73页],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也明确地说:“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工具”[ 吕达、刘立德、邹海燕:主编《杜威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5——16页]。我国把教育已立为国家的国策,这些著名的论断和决策充分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教育离不开教育阵地——学校,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人在青少年时期健康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 石中英:主编《公共教育学》,XX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页]。而班级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单位,是形成学生学习生活具有特定性、稳定性的一个大集体,是每一位学生人生成长阶段重要的精神家园。学校是学生学习各科文化知识和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和技能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高的主要阵地。教育的力量和教育的主要途径取决于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是取得教育教学成果的必要前提,是学生成长之根本,是班主任进行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我通过四年来在教育一线的工作实践和体会的基础上,对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重在培养良好的班风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良好班风的意义
1、班风的含义
班风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规范的词法。正如许多心理学家说的那样:“教师要想对个别学生施加影响,与其把主要精力用在面对面的个别工作方面,不如大力地去创设一个具有良好心理气氛的集体”[ 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377页],这里的心理气氛,实际上指的就是班级的班风。有的学者还认为:班风是班级的一种集体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它体现出一种集体精神风气和氛围。它的班风 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集体意识、竞争意识,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就自己的经验而言,自己认为班风是一个班级的风气,是由班级成员共同构建的一种集体氛围,是经常起巨大作用的教育力量。反映了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体现出班级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引领着班级未来发展的方向。
2、培养良好班风的重要性和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教育心理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不仅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也有直接的作用[ 陈琦: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5页]。因此,良好的环境直接取决于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因而,良好班风的重要性在于良好的班风是教育的力量,又是教育的途径。它对提高教学质量、陶冶学生情操、推动个人品德素质发展、形成巩固班集体、培养全聚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良好的班风,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发扬全班积极因素,形成团结友爱、奋发向上、和谐发展,从而使班级体成为具有教育功能的育人大熔炉。推动班级、班风建设发展和培养对国家有用之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为学校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良好班风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