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142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机制的比较研究
——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
[摘 要]现代教育管理除了是学校的管理外,还包括了家长的管理与教师的管理。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重视教育,为改善教学质量,多年来,参照了先进国家的教育管理,但在今天仍存在各种局限与不足。本文参照对比了中美两国的家长在学校管理机制上的实际情况,作出了明确的对比,以期改善管理机制上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教育管理作出方向指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逐渐成为美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并在实践领域取得了较大成效。本文主要考察了美国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理论进展和实践状况,阐述了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具体内容、实践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 美国 中小学家长 参与的方式 途径 参与机制
中国中小学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在我国,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十五条即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紧密配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近年来,我国也在不断推进学校结构的变革,向学校放权,例如,新课程改革促使校长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课程设置权。但是,我国现行的校长负责制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方面要向学校放权,使学校在人事权、办学权,财产权和课程设置权等方面,真正具有相应的权力;另一方面要对校长的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校长权力膨胀和扩大。 我国的家长基本上扮演的就是学习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具体的参与方式有家长会、家长学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个别家长约见等。家长确实应该作一个虚心的学习者,学习教育儿童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即便是高学历的家长和学校教师,也未必懂得育人之道。为了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家长也需要学习新的知识。 那么,他们是不是积极的学习者与支持者呢?此外,他们又能在哪些方面支持教师与学校呢? 陈铮家校合作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76.4%的家长没有班主任或其他任科教师的电话或电邮,36.4%的家长不能在家辅导子女的学业,35%的家长认为自己不需要补充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49.3%的家长不愿意义务为学校服务,31%的家长觉得自己在家长会上没有发言的机会,79.2%的家长没有参加过学校的家长学校。至少有一半的家长不是,或没有机会作一名积极的学习者和支持者。有的是自身的原因,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愿意义务帮助学校;有的则是学校没有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学习与服务,家长没有机会向学校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参加家长学校。尤其是大部分家长没有教师的电话或电邮,又怎能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呢? 需要指出的是,家长的支持基本上是一种不直接参与教学与教务的外部支持,而且一般是被动的。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学校和课堂是教师的领地,除非得到允许,家长不能进入。95.2%的教师都不愿意家长坐在教室里帮助维护课堂纪律。当[问及为何时,有的教师反问道“他(指家长)坐在教室里,那要我做什么?”而在美国,家长这样做很正常。在英语里,这些家长叫做“Room Representative”(家长参与课堂的代表)。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