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19
家长与学校合作教育方面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 新时期教育所面临的教育形势与环境是家长、社会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渴望了解孩子所在学校各方面的信息,他们要求参与学校教育、参与管理的意识有所增强,能力有所提高,这不可避免的对教育的期待与要求越来越高。依据实际情况和条件,本篇范文作者把项目工作目标确定为:通过建立家长与学校合作教育,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式,进一步探索新时期家庭、学校、社区协作教育机制,进而有效地用机制带动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 家委会 合作教育
在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建立以人为本的家校合作机制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建立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体系和新型工作方式的需要。说是挑战,是因为家委会在我国内地还是一项新的尝试,我们还没有适合本土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在进行了相关理论学习和培训,从认识层面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工作的内容和方向。针对家委会与学校合作教育工作调查,我从家委会背景;目标、内容及步骤;策略与效果;问题与思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家委会实践的背景
为进一步贯彻中央八号文件及市区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特别是2005年北京市德育工作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开展家委会试点。通过试点探索学校的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教师与家长更为紧密,形成教育合力的新方式。
新时期教育所面临的教育形势与环境是家长、社会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渴望了解孩子所在学校各方面的信息,他们要求参与学校教育、参与管理的意识有所增强,能力有所提高,这不可避免的对教育的期待与要求越来越高。
家委会是一种新型家校协作机制,最早出现在美国。除美国外,欧洲一些国家、日本、我国的台湾省都有这样的机构体系。纵观国际和台湾地区的家校合作教育有如下特点:
1.家长通过专门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参与学校教育。
2.法律保证家长有权利参与学校教育。
3.政府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4.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5.家长多层次的参与学校教育。
6.家委会和家长关心学校、儿童的整体发展。
7.家委会组织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有明显的效果。
与上述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内地的家校合作情况显然没有法律的保证,也没有受政府承认的、正式的家长组织机构。在多年的家校合作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经验,这对于推动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通过调查和分析,从整体来讲,还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
1.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观念存在较大分歧,还存在互相推诿、共育意识不强的现象。
2.家校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和平等的交流。
3.对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4.学校的随意性比较大,缺乏计划性、整体性和连续性。
5.学校对家长单向灌输太多,缺乏双向的互动。
6.家长一般是参与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各种讲座、了解学校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多数家长还只是关心自家孩子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