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431
农村小学生家长素质问题浅析
[摘要]有许多人认为,老师的能力与素质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和素质,其实不然,家长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素质才是决定学生的关键。家庭教育是中国教育城乡差别最大的原因,它不仅影响着农村家庭的发展和生活质量,更关系着一代孩子的明天。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家长素质问题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学生的提高。
[关键词]素质 影响 提高
一、农村小学生家长素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比农村更重视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城乡着别非常大。常听人说:你看人家城市里的小孩,看着就舒服很多,人家比农村的小孩不仅有礼貌得多,而且各方面的发展也要强很多。虽然这只是一句很随意的话,但却能体现我国现在教育发展的趋势。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影响着农村孩子的发展呢?这其中包括很多的因素。
1、文化水平低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义务教育已经普及,然而在教育质量方面却有着极大的差别。在我国,农村社会环境及个人文化素质都赶不上城市。大部份农村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重要的责任。他们认为,自己不识字,也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只要让孩子跟着学校好好读书,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更有的家长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读书而希望孩子多读书,这本属好意,然而他们却一味的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忽略了孩子的素质教育问题。通过调查显示,在农村家庭,100个家长中有50%的父母是小学生,10%的父母是小学未文档,30%的父母是初中生,10%是属于高中及以上家庭父母。
2、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在前面调查的父母当中,有50%的家长是长期在外工作的。他们为了挣得更多的教育经费留给孩子今后上学用,他们必须努力的工作,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工作方式就是在外地打工,因为在农村当地基本上是没有可以供他们挣钱的工作,就算有也是工资很低的。
3、老年人知识水平低
在老一辈,他们的知识水平更低,没有办法接触到现代教育,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去和孩子们沟通,只是觉得孩子听话不调皮,成绩好就是给他们父母一个交代了。在很多家庭,孩子很苦恼,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不会做,却又不知道应该去问谁?有一个孩子就这样说了一句话,让我感触深刻。他很理直气壮的说:“公外婆,为什么你们读那么少的书,让我作业有问题都没地方问,以后我成绩差了,你们可不要怪我。”这又能怪孩子说话不正确吗,他们正处于求学的阶段,自然有很多的问题想问,但是当有问题时却又不能问,这样很容易使他们的求知欲减少。
4、老年人思想比较落后
由于很多孩子都是跟着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的,在思想和习惯上都非常落后,使得孩子们接触不到一些先进的思想,在老一辈的思想里,他们觉得很多新兴事务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不好的,对他们有害,所以不让孩子们接触新事务。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也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应该集中思想在课本上,多学知识,多看书,多做作业那才是正事。这样就把他们的业余爱好给抹灭了。
二、家长素质如何影响到学生素质
1、缺乏父母的关爱,形成小学生的自卑感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使得孩子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还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或者他们不懂父母的爱,但他们却知道父母是自己最亲的人,也是自己最信任的人。连他们都不关心自己,这会让他们觉得心理很不安,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渐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