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13
要想语文教得好 四件“小事”先做实浅论叶圣陶的四点语文教育思想
[摘 要] 叶圣陶先生作为在语文教学上颇有建树的教育家,提出了很多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如:1 语文是工具,教语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让你的学生学会使用语文。2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启发诱导,让学生多读、多想、多写、多改。那种教师给学生讲的滔滔不绝,把学生改的昏天黑地的做法是“跑偏”了。3 语文教学一定要听说读写相结合,能写的有声有色的学生一定是爱读会说的学生,为了写作而讲写作只会事倍功半。4 语文老师也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要在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给学生做出表率。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在多年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对叶圣陶先生的上述观点展开浅显的论述,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领会,共同进步。
[关键词] 叶圣陶 语文教育 思想论述
[正 文]
一、走近叶圣陶
叶圣陶,原名叶绍君,字秉臣,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病逝。叶圣陶是一位在现代文学创作和语文教育领域都很有成就的人。在现代文学史上: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也是较早表现“旧中国知识分子苦闷、彷徨、虽然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也同情人民的疾苦却又感到无可奈何的文学作品”对后来鲁迅的《伤逝》,《在酒楼上》,老舍的《离婚》,郁达夫的《沉沦》等同一题材的名篇佳作的问世都很有意义。1928年出版的《倪焕之》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除此之外,叶圣陶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尤其是在语文教学方面,从小学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再到政府部长,文史顾问,从课堂教学到教材的编写,整整76年孜孜不倦,为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叶圣陶提出了很多即使在今天看来也颇具指导意义的教育观念。如“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和今天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也与今天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着、组织者和实施者”相辅相成。因此,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方面的理论、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仰望星空,星光灿烂”。叶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