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72
关于中学教师教学积极性问题的初步探讨
[摘要]普通中学学校工作的关键是管理,管理的关键是管人,管人的关键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中学教师 教学积极性 激励对策
一、中学教师教学积极性低的表现
学校管理的关键核心是对人的科学管理。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关键又在于对教师的管理。由此可见,激发中学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是学校管理的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办好学校办好教育的基础。
教师的积极性,是指教师的一种能动的心理能力状态,是具有心理推动力的行为表现。它包括认识水平、情感态度、意志强度等,集中表现在对教书育人神圣事业的倾向,[陈孝彬:《教育管理学》,XX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0页]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学教师教学积极性普遍很低。具体表现在下:
(一)教师工作被动、散漫,对于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任务式完成,更谈不上有什么钻研精神、创新教学。尤其是实施绩效工资以后,有些教师未能适时转变观念,其积极性更是大打折扣,认为自己没什么突出贡献、重大成绩了,倒不如安安稳稳过日子,只求相安无事。所以天天上班等下班,上完自己几节课就无所事事,对于学校的各项教改任务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二)不求教学质量,上课敷衍了事,他们出工不出力,没有较强的时间观念,上课时而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上课不写教案,课后不批改学生作业,只叫学生互改,就算作业做错了,还不知错在那。有些教师缺乏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成就感不强烈,整天混日子等等。
二、教师教学积极性低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经济地位低下。决定了教师的需要仅处于一般物质生活需要的层次上,显然,这与教师这个社会角色应有的需要观不相适应。众所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