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784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统一的课程计划越来越难以适应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随着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一系列问题也开始呈现。我校从学校实际出发,探讨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困难,开发一系列校本课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打造学校特色。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开发实践 思考
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发机制转换的正式启动。我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成果。本文结合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困难
校本课程开发从理论走向实践,其现实的困难开始呈现,其中涉及知识本位、教师自身、学生个性、学校特色、政策约束等问题,出现了一些矛盾。
1、教师课程开发的热情和开发能力的矛盾
长期以来,中央集权的课程开发体制垄断了全国的课程研究、开发、推广和评价的权利,课程开发被看作是专门部门专家完成的高度专业化的活动,而真正投身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只起着执行或配角的作用。课程专家们编的教材存在偏离教师的教育实践、缺少考虑教育真正的需要的问题。教师从接受教师教育以来,就缺乏课程理论的教育,大部分教师只知教材,而不知课程,更没有接受过课程开发的训练,校本课程开发涉及许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模式、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都需要参与者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于广大的基层教师来说,这显然已超出他们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校本课程开发举步维艰,一些教师开始怀疑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2、国家统一课程标准与创建学校特色的矛盾
校本课程开发要致力于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