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08
对小学生语文学业多元评价的探索
【摘要】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业评价中存在诸多问题,违背了二期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近年来,我们梅山一小从“明确评价目的——由甄别选拔到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丰富评价方式——由书面检测到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拓展评价内容——由狭窄评价到全面评价;优化评价环境——由教师单一评价,到师生、生生、家长共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语文学业评价的探索,力求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延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喜爱,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多元 全面 激发 发展
一、当前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现状的分析
在日常对小学生的观察中,我们看到低年级小学生爱上语文课,课堂上高举的小手如林,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程度降低、喜爱人数减少,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上,愿意表达自己观点、展示自己语文能力的学生越来越少。课后,很多高年级的学生把语文作业排在最后,等其他作业完成了才应付语文作业。为什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反而降低了呢?经过调查发现,小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降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当前对小学生语文学业的评价也有着密切关系。
二、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业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一)评价目的不明,过分强调甄别功能
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是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阶段,是语文学习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阶段,是语文知识学习及语文能力形成的启蒙阶段。作为语文学科教育行为之一的语文学业评价,应该向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打好语文素养基础这个目标努力。可是,我们的语文学业评价,理性而冷静,注重的是甑别学生的差异。考试只是为了甑别与选拔,把学生分出三六九等、谁优谁劣,忽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漠视学生间的差异,回避学生的发展。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评价方式简单,书面检测占主流
在评价方式上,语文学科经常采用的是书面检测。学生面对的是一张张冷冰冰的试卷,一个个必须回答的问题,一个个需要打勾或者打叉的判断。而较少关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考查。如口头测试、动手操作、技能展示、方案设计、实践活动等考试形式应用较少。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没有得到体现。
(三)评价内容狭窄,一张试卷定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