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6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激励性口头评价的实践研究
[摘要]课程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口头评价是贯彻落实课程评价改革精神的需要,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口头评价的现状如何呢?笔者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在本校4个班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课堂上,学生发言较少,气氛较沉闷;教师的评价中批评仍然占一定比例,尤其是对学生非智力方面的评价以批评为主;学生能参与评价,但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还不够充分;学生对激励和表扬的渴望与现实差距较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五个相应的策略,即消除“位差效应”的策略、营造和谐情境的策略、把握激励时机的策略、实行多角度评价的策略、多元主体互动参与策略,希望以此对克服课堂口头评价的弊端有所裨益,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课堂口头评价 小学语文 现状调查 策略研究
一、研究的缘起与目的
1、课堂口头评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课堂口头评价研究是贯彻落实课程评价改革精神的需要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口头评价因其直接、快捷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评价方式,因此,以研究课堂中的口头评价为切入点,这对于贯彻落实课程评价改革精神的需要是十分重要的。
(2)课堂口头评价研究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传统的课程评价有许多的弊端:如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和激励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而忽视了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法,而缺乏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评价主体多为单一源,而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取向等。
2、小学课堂的沉闷现象还较普遍,应高度关注
学习的本来面目应当是生动有趣并能够促进人的成长,然而我们在实际的教育中常常见到背道而驰的现象。有这样一个案例: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分别让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来说一说,黑板上画的是什么?结果是耐人寻味的。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说出苹果、烧饼、太阳、面盆、月亮等20多个答案;小学生先是没有人说,后来在教师的启发下,才敢于展开想象;高中生则说是圆,是零;大学生则说可能是一个圆。人应该是好奇的、活泼可爱的,心中充满创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