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199
立足学术创新,满足教师需求
—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激励制度存在一定问题,传统的薪酬激励制度并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本文从教师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高校教师的五个需求层次,并结合学界和社会现状得出学术创新是教师最高的自我实现需求,最后为高校如何建立以学术创新为中心的多元化薪酬激励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激励制度 自我实现需求 学术创新
作为高校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高校教师激励制度一直是学界和高校管理层的一个热点话题,因为高校教师激励水平直接影响其专业化程度,进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正步入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新经济时期,知识与创新已成为时代话题。这种形势必将对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对高校教师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对学术创新和学术应用提出新的挑战。因而,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找准教师激励制度的定位,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制度,从而激发高校教师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期更好地实现学术和教学目标,是各高校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现状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下,始终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中,获得最佳的工作成效。所谓激励机制正是以利益为支点,充分考虑影响员工积极性的诸因素,按照系统原理,正确处理高校利益积极性的内在的系统机能。”[朱兴宏,汪传雷.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激励机制)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 2010年8月, 26(4):p76-78.][1] 之所以在学校教师管理中实施激励,目的是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对教师素养的需要、教师成长的规律及学校的工作目标,提出教师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