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70
论中央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
[摘要] 贫困地区基础教教育发展不均衡,与发达地区相比“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使得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无法得到保障,国家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实现教育均衡和谐发展。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投入 教育均衡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自国家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程以来,对基础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国办发[2002]28号),提出了“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各级政府的责任,并对保证各项投入提出了具体措施,但由于近年来各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地区与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十分明显,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财政仅能保吃饭、保安全、保运转,对教育的投入显得力不从心,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校舍危改负担较重等,制约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各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与发达地区相比“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要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的现状,国家应在基础教育投入体制上做出新的调整。
一、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