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047
乡镇中心小学环境教育实践与思考
[摘 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加强小学环境教育,是贯策落实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奠基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培养小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养成新的行为模式。
[关键词]环境教育 自然环境 环境意识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培养小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刻不容缓。因此,针对乡镇中心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滞后的实际,探索在乡镇中心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培养小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养成新的行为模式。
一、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工业革命的号角宣示了人类向现代化的迈进,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进行盲目开发的开始。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精神和物质生活上的极大改善,但应该看到,人类对自然的恣意索取造成了土地的不断沙漠化,严重的水土流失,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触日惊心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敲响了警钟。
伴随着生产和生活的日益机械化、自动化。一是生产程序中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每一位工人都足工业机器中的一个可更换的元件。二是人成为了经济动物,人际关系淡漠,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种种不安全与不确定。三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不仅使现时的人类深受其害,而且不可避免地殃及子孙后代。面对上述问题,袖手旁观是不可取的,做为教育工作者,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道德意识、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同时,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引起全社会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的环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