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77
优化语文家庭作业形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摘要]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但传统家庭作业的大量性、机械性、重复性造成了学生沉重的课余负担和心理负担。我们提倡“减负”,其本质是“提质”,新课程也要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因此,我们应优化作业形式和内容,设计充满“自主、生活、趣味”的家庭作业,使学生在“我要做”的轻松心理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关键词]自主 生活 趣味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如下镜头: 镜头一: 师:今天大扫除大家都很累,老师不布置作业了。 生:一片哗然,热烈鼓掌,还夸奖:“老师,您太好了!” 镜头二: 师:今天的家庭作业是作文两篇,题目是×××,不少于×字。 生:唉,一声长叹,一脸苦恼,怎么又要写作文,还要写这么多啊? 镜头三: 师:这单元的词语抄四遍,好句子抄十句,明天我要听写了。 生:(心中不满)我都不知道抄过多少遍了,早就会写了,怎么还要抄啊?
以上镜头,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在当前,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语文家庭作业基本上都是一些理论性或知识性的作业,这类作业数量多、难度大、质量低,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更可悲的是,大多数家庭作业并不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它无利于优秀生,也无助于学困生。优等生认为,家庭作业浪费了他们宝贵的时间,乏味得很;中等生感到,大量的家庭作业造成了他们无比紧张的课余生活,但又不能不做;而学困生则深感家庭作业带给他们更多的是教师、家长的责罚、泄气和痛苦。长此以往,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传统家庭作业模式将极大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使不少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畏学”心理。显然,这种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课余负担的家庭作业是与“减负”精神相违背的、是与新课程理念相冲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