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703
新课程改革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摘 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笔者在深入学习《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的基础上,就“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读与思考。在对“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的所包含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的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就“在新课程改革下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控制、凝聚、激励等育人功能”进行分析。新课程改革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下学校实施推进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育人功能
2006年4月30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结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中提到的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努力把德育有机渗透到各门课程的同时,将要进一步突出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并努力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