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504
对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探索——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依据、方法和主体
[摘 要]:对于职业学校所设的专业来说,应该开设哪些课程?各门课程应该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各门课程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各门课程应该以什么次序和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对于所有这些问题,似乎是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原因是:已经有了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统一颁布的专业指导大纲,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只要参照执行就可以了。因此,对于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问题,似乎确是没有讨论的必要了。然而,这个答案并不能令人信服,它没能从本质上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设置 责任主体
1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当前,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设置出现了三种状态。从数量分布上看,这三种状态基本上呈三角形状态分布。
图示1.1: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依据状态分布图
(1)一部分职业技术学校,完全按照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统颁的专业指导大纲设置课程。
处在(图示1.1 )“左极”位置上的少部分职业学校,固守着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统颁的专业指导大纲,他们认为这样比较省时省事,也比较合情合理。但是,这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职业岗位要求差距甚远,很难适应社会职业岗位对技能的要求。
(2)少部分职业技术学校,完全按照社会职业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设置课程。
处在(图示1.1 )“右极”位置上的少部分职业学校,开始重新思考所办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建立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他们围绕着社会职业岗位要求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课程的设置、内容和体系。他们围绕着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他们以周密的市场需求调研为基础,以社会职业岗位对技能的要求为依据,以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为核心,设置课程,开展教学活动。这类职业学校,与处在中间位置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