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156346 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制度1研究背景与案例分析2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分析2.1客户群体结构3.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风险分析3.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述3.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3.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4.商业银行信贷审查点4.1信贷审查概述5.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对策6.结论内 容 摘 要如今中国正在努力..
XCLW156346 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1研究背景与案例分析2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分析2.1客户群体结构3.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风险分析3.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述3.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3.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4.商业银行信贷审查点4.1信贷审查概述5.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对策6.结论 内 容 摘 要 如今中国正在努力将以贷款和投资为基础的中央计划经济转变成以利率市场和汇率自由化为特色的消费驱动型经济。在这一过程中,不良贷款问题是其中最难消化的一个。根据2015年相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在今年一季度达到了最大季度的涨幅,从去年2014年同期的1410亿元增长到了9830亿元。房地产贷款迅速增长也给整体经济增加了更多潜在风险。民众也许会觉得,中国大部分银行可能具有适度消化损失的能力,2%左右的不良贷款率似乎不太可能会预示着一场灾难迫在眉睫。但是鉴于官方给出的不良率仅为1.39%,并结合对中国当前经济的了解,中国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很可能被虚报。 银行业持续“不良双升”的处境,已经引发了拨备覆盖率逼近监管红线以及利润被大幅侵蚀的连锁反映。12月7日,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的2016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发布会上,中银报告分析,2016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进入2%区间,银行利润将出现零增长,建议下调拨备覆盖率至100%。 具体而言,截至 2015 年 3 季度末,15 家上市银行中(北京银行除外),有11家银行的覆盖率低于200%,6家银行低于170%,数值最低的银行为153.7%,已迫近150%的监管红线。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速大幅下降,工、农、中、建、交 3 季度的利润增速已小于 2%,接近零增长。 而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率仅为0.44%,例如浙江泰隆商业银行,2006年8月升格前,银监会派人对泰隆的资产进行了详尽的核查,不良贷款率为0.83%;2010年,泰隆银行实现税前利润超人民币10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0.44%。商业银行如何化解贷款风险,引人思考。 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 | 下一篇:关于我国企业并购的思考 |
点击查看关于 我国 商业 银行 贷款 风险 管理制度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