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为何未能落到实处?
答: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足.政府部门仍然保持着计划经济的观念,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尽管这些年来国家政策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发送实质性的变化.特别是现阶段对国有企业实行大规模的优惠政策,而中小企业仍然不能享受,在我国,中小企业虽采取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但因中小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本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实际上最终无法实现..
问题2、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活动为何开展水平普遍较低?应如何提升这一水平?
答:主要有原因如下:1.管理者的思维,没有一个好模式、概念,只能以现成样子摸索建立.2.被大环境影响.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普遍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更多的是:制度、流程、KPI、绩效管理、SOP等等,结果是企业越讲这些,越是管理水平上不去,无非就是在这个循环中跳不出.现在的员工,是身处互联网时代,用上面的这一套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3.受一些低劣水平的咨询老师和咨询企业的影响.他们总喜欢讲:制度、流程、KPI、绩效管理、SOP等等.这些要不要?对不对?是个人都会说,要,也对,但是这些是对大企业来讲的,可用、需要.对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讲,用这一套去套,只会陷在一个陷阱里出不来.并且,现在的大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大企业,都有在抛弃这些方式的趋势.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议如下:1.应用工具方法,打造简单纯洁人际.中国的企业普遍被这个扼杀,但其实是有方法可以使企业的人际关系简单化.2.应用精益工具,实现组织高效.3.不需要KPI、职责和流程制度,进行轻管理运营.尤其是中小企业,更需如此.4.打造阿米巴经营.5.全员全过程的精益化管理.很多人讲起一个悲观的结论,精益管理在中国不能用,也用不了.究其实,是不能理解精益的实质缘故.工作只停在表面形式上,如所谓看板管理,准时制生产,零库存等,是没有深入理解精益管理精髓的体现.6.打造自适应组织(适当的体系).
问题3、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指的哪些渠道?这些渠道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否也存在相应的融资风险?如果有,应该如何规避?
答:渠道有:(1)内部融资渠道; 内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资金内部进行资金的融通,是企业长期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一般来说,主要是由流动资金和沉淀资金构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主要有合伙入股、直接投资等形式.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资金,初始资金都来源于主要的业主.(2) 外部融资渠道;外部融资是指不同资金持有者之间的资金流通,其范围既可以限于国内,又可以扩展到国外.主要有借款、企业之间担保融资等,从企业竞争和发展来看,在国际资本市场全面开展外部融资将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趋势.外部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的特点.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时,外源融资将成为企业扩大的主要融资手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外源融资也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尤其是以加工业务为主的企业.
风险如下:间接融资比重过高, 直接融资中企业债券比重更低,.融资结构的失衡使得中国企业的融资效率过低.企业融资严重, 依赖于银行借款企业债务负担明显偏高.全社会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不高.国有商商业银行在储蓄的构成形式及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储蓄资金主要集中在银行体系, 造成了过于集中的风险隐患.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在买现转制上币之后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是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考虑, 在审批贷款时出现较为明显的“惜贷”现象, 致使大量居民储蓄资金沉积在银行体系内, 而没有顺利地转化为现实投资, 储蓄被转化为投资的比例较低.尽管随着我国银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 银行体系资产趋于多元化, 存贷差的形成机制和内涵日益复杂, “存贷差”并不直接等于银行资金闲置, 但是, 参照较高的储蓄率、银行不艮资产比例以及金融机构单位贷款的资本耗费等指标来看, 银行体系资金闲置、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还是客现存在的.
风险规避建议:(一)合理规划内部融资
中小企业一般的融资方式选择顺序是:内部融资→银行贷款→其他融资.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占全部融资的60%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因此中小企业应该首先考虑充分运用内部融资方式.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内源融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是正确认识内源融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小企业尤其是财务意识薄弱的中小企业,必须认识内源融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是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分配制度,提高内部融资规模.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灵活制定相应的分配制度.企业税后利润是内源融资重要的资金来源,中小企业既要考虑投资者的利益,又要妥善处理企业积累和分配的关系,而不能采用分光、花光的短视做法.
3.是进行产权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经济学家厉以宁最近指出:对中小企业也要产权开放.目前中小企业中的价值经营只是一个过渡.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现代产权制度为其提供制度保障.中小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家族可以控股,但产权要尽力开放.
(二) 提高外部融资
中小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要突破企业自身资金瓶颈的制约,扩大其外部融资比例.银行贷款具有利率低、税收档板等优点,对中小企业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为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也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府、银行、社会中介机构以及企业自身都要努力.优化银行融资渠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不能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应该给民营企业以公正的待遇;不以企业规模大小作为贷款条件,不断提高衡量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促进成长型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差别化的金融服务,比如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房地产可作抵押资产,如果银行将存货和应收款作为抵押品,那么抵押贷款业务就容易开展.
2.建立民营经济融资的信用体系,建立信贷咨询的管理制度.银行和民营企业如何一同规避风险,建立信贷评价体系,是当前银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在一定地区内建立一个全面的包括.合理的内不融资渠道